節後開工首日“雙清零”!專家:中國已成功通過春節大考
18日,春節長假後復工的第一天,中國通報的本土新增病例為零,全國高風險地區也實現“清零”。經歷全國返鄉大潮與過節期間人羣大規模向消費場所聚集的多重考驗之後,應該如何評價中國本次“春節大考”呢?節後的疫情防控走勢又將如何?多位專家對於春節期間中國的疫情防控給予高度肯定。隨着冬去春來,氣温升高,疫苗接種比例不斷擴大,2021年中國疫情防控的壓力或將進一步減輕。
節後防控壓力仍然巨大
2月18日是春節長假後第一個工作日,國家衞健委發佈通報,17日全國未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另外,全國疫情高風險地區也在18日清零,中風險地區也只剩4個。
根據國家衞健委春節假期的疫情通報,春節黃金週期間,除石家莊新增一例本土病例且與春運無關外,全國其他地區沒有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始於1月28日、為期40天的春運是中國一年一度最大規模的人員集中流動時段,儘管在就地過年的倡議下,人員全國流動已大幅下降,但中國疫情防控的壓力仍然非常大。根據交通運輸部18日上午發佈的數據,預計整個春節假期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將比2020年同期下降57.9%,但絕對數量上仍然將達到9766.3萬人次。而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信息,春節期間全國消費市場紅紅火火,人羣大規模流向各個消費場所。各地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內許多餐廳一座難求。各地公園、景區、博物館、電影院、滑雪場等休閒娛樂場所客流量明顯增長。城市郊區度假酒店、民宿等預訂火爆。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佔秋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新增病例與高風險地區清零,意味着前期防控措施持續發揮效果,相應地區疫情接近或達到被控制的狀態。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稱,春節前東北和華北地區局部疫情的發生給全國人民敲響警鐘,各地政府有針對性地強化了疫情防控的措施,尤其將農村視為重點地區。現在看來,這些防控措施得到有效實施,並取得成效。王廣發表示,春節長假結束後,接下來14天內如果沒有本土新增病例的報告,可以認為在春節期間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是成功的。
成功通過春節“大考”?
為了迎接春節疫情防控大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春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召開發佈會,介紹春節期間疫情防控的嚴密部署。國家衞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會上警示説,隨着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的增多,疫情傳播風險加大,仍然不能放鬆警惕。
復旦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原院長、流行病學家姜慶五給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打出高分。他在18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春節疫情防控目前來看是符合預期的。無論是人員持核酸證明返鄉,農村地區強化疫情防控措施,還是各部門在各種交通工具上採取的消殺,都被嚴格執行。姜慶五認為,經歷去年底全國多地疫情頻發之後,人們在春節期間仍然保持着較強的防控意識,也為疫情防控取得成效起到重要作用。
楊佔秋表示,從之前疫情溯源結果來看,境外輸入風險仍然是中國疫情發生的重要原因。各地對入境人員隔離措施的強化最大程度減少了疫情再發生的風險。他認為,對境外輸入風險的強力控制是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取得成功的關鍵。楊佔秋説,疫苗接種也對疫情防控起了重要的屏障作用。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接種4052萬劑次。而長假結束後,多地正在加速推進疫苗接種工作。
哪些經驗值得總結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之前將十一黃金週稱為中國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去年十一之後,中國進入冬季低温時期,全國十餘個城市先後發生規模大小不一的局部疫情,直至春節黃金週前期,本土確診病例才得以清零。與去年十一黃金週未發現本土病例相似,今年春節黃金週僅發現石家莊一例本土病例。那麼春節後的疫情防控走勢如何?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總結呢?
楊佔秋表示,如果守好國門,最大程度杜絕疫情境外輸入的風險,則中國接下來疫情防控壓力將大大減輕。隨着春天到來,氣温升高,嚴格的防控措施也可以適當放鬆。楊佔秋認為,基於目前的防控措施,去年秋冬以來全國多地頻發疫情的情況可能不會再現。
姜慶五認為,春運還沒結束,各地正迎來返程高峯,仍然需要對疫情進行觀察。他認為,接下來全國人民仍然要咬緊牙,維持目前嚴格的防控措施。每年1-2月是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再加上人員大規模流動,人羣聚集等因素,2021年的春節後疫情防控壓力還是很大。“我們再堅持半個多月的時間,挺過1月、2月這兩個壓力最重的階段,3月温度升高,防控的壓力就會減小。”
不過姜慶五也提示,新冠病毒被發現在海外發生變異,其傳播能力或在增強,中國仍然應該警惕隨之而來的風險。一定要加大疫苗普通人羣接種的推廣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人羣免疫屏障,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