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外電報道,法國軍方啓動了一項名為“AsterX”的太空戰演習。主要任務是模擬監視太空垃圾對軍用衞星的威脅。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在演習期間表示,法國正在研製反衞星武器。
在國際軍界,空間作戰的話題似乎僅僅存在於中、美、俄之間,印度有時候能夠參與話題,法國的存在感非常之低。所以,這次法國人想湊什麼熱鬧呢?
法國軍事航天部隊與法國海軍一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法國海軍雖然規模有限,但擁有完整的小航母、小驅逐艦、小護衞艦、小核潛艇……體系。法國軍事航天部隊擁有少量通信衞星、少量偵察衞星、少量電子偵察衞星,法國還實際上擁有一半的“伽利略”衞星導航系統。所以,法國政府一貫以具備全球影響力大國的身份自居,在航天方面也是有一點物質基礎的。
但是和美國、俄羅斯完全不同的是,法國在軍事航天上保密程度很低,開放度很高。而且法國非常熱衷於把其他歐洲國家拉進軍事航天合作中來。例如,“太陽神”光學偵察衞星就是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合作研製的。“伽利略”導航衞星也是法國發起和積極推動的,其他國家的熱情和投入程度遠遠不如法國。德國航天局局長甚至曾經指責,伽利略系統就是為法國人的大國夢服務的,德國人才不想要呢。
演習現場的大屏幕上都是法軍裝備
法國人的這種“建羣癖”,並不僅僅是想讓歐洲夥伴國分攤衞星系統研製發射和運行的費用,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高技術戰略合作,來拉攏歐洲國家,和美國爭奪西方陣營的領導權,雖然當不成盟主,也可以有自己的山頭。畢竟,法國曾經是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帝國。而且從實力上説,如果沒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法國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航天強國。
然而世界並非如此。所謂空間對抗,無非是軟硬兩手。軟的一手主要是電子對抗,硬的一手當然就是反衞星武器了。從人類戰爭的本質來看,“軟”手段最終還是為“硬”殺傷服務的。只有具備物理摧毀對方裝備和人員的能力,才可以在具體戰爭領域有足夠的發言權。中國、美國、俄羅斯甚至印度都證明過自己的硬殺傷反衞星能力。反觀法國,在航天電子對抗領域沒有公開的專用裝備,反衞星武器更是無從提起。泰雷斯公司曾經考慮過研製反導攔截彈,以抵擋伊朗的導彈攻擊,但也僅僅是一部動畫片而已,並沒有實際型號問世。
美國太空軍高官參與了法國軍演
法國軍方自己也不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所以這次演習的主題被定為如何保護法國的衞星。演習還邀請了美國、德國軍事航天部門專家到場。但是我們不得不指出這樣一個事實,法國人真的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衞星。
中俄都擁有硬殺傷的反衞星能力,可以輕鬆擊毀法國軍方使用的所有對地觀測衞星、低軌道電子偵察衞星,包括法國主導的“太陽神”光學偵察衞星和法德聯合、德國主導的“合成孔徑雷達一放大鏡”雷達衞星。當然,中俄眼下並沒有這樣做的政治動機。
至於“錫拉庫斯”通信衞星,抗干擾能力也很差。法國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軍用衞星體系,當然就是“伽利略”。“伽利略”上搭載了一種叫做“公共安全服務”的信號系統,其實就是軍用碼。它和所有導航衞星一樣,面臨着信號功率小、容易被幹擾的問題。法國自己也沒有財力像美國那樣,研製各種抗干擾接收機天線和抗干擾算法。只要敵方擁有大功率干擾機,哪怕技術水平不高,也能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讓“伽利略”系統失去作用。
其實“伽利略”系統最大的敵人不在外部,就在歐洲內部,在於複雜而不合理的管理流程。最近幾年,“伽利略”系統多次發生星鍾故障、星曆錯誤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法國軍方在這種情況下討論“保護法國軍用衞星系統”,有點捨本逐末的味道。然而,以法國的財力和影響力,甚至不能在歐洲內部梳理出一個強有力的“伽利略”管理體系,更不要提空間對抗這種宏大的話題了。
法國防長2019年就提出要搞激光反衞星武器
法國軍方對此也是有認識的,弗洛朗絲·帕利在演習期間稱,法國要研製一種激光武器用於反衞星作戰。其實早在2019年7月,帕利就發佈過這種消息了。和軍用衞星一樣,法國打算拉上歐盟各國聯合研製這樣的戰略武器。到了2021年的今天,帕利還在説“計劃研製”,顯然沒有實質性進展。
尼克松在《領導人》這本書裏,曾經如此形容法國總統戴高樂:“戴高樂忍受不了這樣的事實,法國儘管具有作為世界上一個大國的偉大歷史,但經濟和軍事力量只相當於美國的一小部分。”這樣的現實至今沒有改變,有意思的是,法國人的心態也沒有改變。如果法國軍方今後還要搞空間作戰演習,依然不過是自娛自樂而已。
(作者:孔新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