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減少“奇葩”證明

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減少“奇葩”證明

1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情況。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趙振華介紹,18個試點地方和部門累計試點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2000多項,通過試點,大幅度減少了“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趙振華在回應南都記者提問時表示,對在核查或者日常監管中發現承諾不實的,行政機關要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並納入信用記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試點告知承諾事項2000多項

近年來,針對社會反映的辦事難、辦事繁等突出問題,行政部門持續開展減證便民工作,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趙振華介紹,2019年國務院決定在部分地方和部門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試點過程中,18個試點的地方和部門試行了告知承諾制,涉及的領域有60多個方面,重點在户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救助等企業和羣眾辦事創業比較多的領域,總共有2000多項。通過試點,大幅度減少了“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

趙振華舉例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6項社會保險經辦和12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的報名當中,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這18個試點總共累計減少了1600多萬份紙介質的證明材料,摞起來厚度能達到1.6公里,可以看出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特別是試點以後,考生不需要“翻箱倒櫃”找證明,也不需要跑腿到相關部門開證明,也不用花“冤枉錢”印證明。

趙振華還提到,四川省對“學校就讀證明”、“與失業人員關係證明”、“住所使用權證明”等63類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申請人累計減少提交七萬多件證明材料。浙江、江蘇等地方還實行告知承諾網上辦,自助機24小時隨時辦,極大方便了企業羣眾辦事創業。

針對證明事項特點

分類確定核查辦法

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司法部會同國辦政府職能轉變辦,以及其他有關部門,起草了《指導意見》。

當前,解決辦證多、辦事難問題的“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試點”已基本結束,在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中,如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以避免風險?

趙振華回應南都記者稱,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並不意味着法定證明都不要了,而是更多要通過行政機關的信息共享、事中檢查、事後核查等方式加強監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的,也要加強事後事中監管。

趙振華介紹,《指導意見》對此明確,要針對證明事項的特點分類確定核查辦法,將承諾人的信用狀況作為確定核查辦法的重要因素,明確核查時間、標準、方式以及是否免予核查。在試點過程中,上海市等很多地方針對不同的情況,實行了分類核查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時,《指導意見》特別強調,要推進本地區政務信息共享工作。趙振華介紹,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等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建立在線核查支撐體系。在試點過程中,一些地方民政局為公證處開通婚姻登記數據,扶貧辦為法律援助中心開通貧困户的信息數據,提高了信息核查的效率。四川省等很多地方還建立了部門之間的信息函詢協查機制,大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的力度。

承諾不實涉嫌犯罪的

應移送司法機關

在加強信用監管方面,《指導意見》要求,要加強告知承諾信用管理制度建設,依法科學界定告知承諾失信行為。按照信用狀況,實施精準監管。

南都記者瞭解到,在監管實踐中,經常發現騙低保、騙許可等情況。實行告知承諾制,不能給不誠實的人“鑽空子”,申請人要對承諾負責。

趙振華介紹,針對規定不實承諾的處理措施,《指導意見》要求,對在核查或者日常監管中發現承諾不實的,行政機關要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並納入信用記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辦理行政許可之外的其他行政事項時虛假承諾的,應該如何處罰,有的領域還缺少處罰規則,需要在實施過程中通過立法解決。因此,《指導意見》規定,要及時建章立制,加強制度建設。”趙振華稱。

司法部副部長劉炤介紹,《指導意見》明確了告知承諾制的適用對象,規定申請人如果有較嚴重的不良信用記錄或者存在曾經作出虛假承諾等情形的,在信用修復以前不適用告知承諾制。

採寫:南都記者 劉嫚 發自北京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6 字。

轉載請註明: 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減少“奇葩”證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