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黃千里,山海之約。10月14日,值“重走行知路 行知在屯溪”——紀念陶行知先生誕辰131週年活動在黃山舉辦之際,陶行知先生的曾孫、上海市陶行知紀念館副館長陶侃先生特意發來一段視頻,遙祝活動舉辦,希望“重走行知路”研學品牌在長三角乃至全國和世界都能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
圖説:陶行知後人陶侃。黃山供圖
“欣聞家鄉於今日在屯溪二中舉辦我的曾祖父陶行知先生誕辰131週年活動,‘重走行知路——行知在屯溪’主題具有非常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我深感高興和感動,這充分體現了家鄉特色和家鄉擔當。”陶侃在視頻中表示,希望家鄉的教育能繼續深入挖掘陶行知先生的家國情懷和對青少年成長的啓示作用,在長三角乃至全國和世界都能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同時,在學陶、師陶、弘陶方面繼續守正創新,收穫豐碩成果。
當日的啓動儀式上,陶侃委託記者向屯溪二中贈送他寄來黃山的《我的曾祖父陶行知》一書,以表達他對家鄉人民的“山海情深”,對家鄉教育的“熱切關注”。
上海,被稱為陶行知的“第二故鄉”,尤其和寶山有着不解之緣。1914年,陶行知便是從吳淞碼頭東渡大洋彼岸求學,回國後又在寶山大場創辦山海工學團,踐行“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作為陶行知先生的後人,陶家已經有四代人躬耕於寶山教育。陶侃自2007年從師範大學畢業後,在寶山從教10餘年,工作於曾祖父當年創辦的重慶育才東遷後的行知實驗中學、上海市行知中學。現在雖然任上海市陶行知紀念館副館長,但仍然沒有離開教育,在他看來,陶館是一個更廣闊的平台,可以組織更多的學生,去參與曾祖父的學習和研究,傳播先生的教育思想。
特約記者 程向陽 新民晚報記者 呂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