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香港律師會24日晚舉行週年大會,改選5個理事席位。25日凌晨公佈的選舉結果顯示,“專業派”5人大獲全勝。
主張“聚焦專業”
律師會共有20名理事,每年改選其中5席。今年原有11人報名參選,其中“專業派”5人,結果陳國豪以3405票成為“票王”,其他4人也都以3300多票當選。所謂“開明派”參選人則全部落選,白樂德、馬秀雯和韋恆理僅取得不到2000票。至於立場未明的黎蒑及唐瑋綸,每人只有200多票。早前公佈退選、放棄爭取連任的“開明派”羅彰南,在選舉結果中的得票顯示為“退出”。勝出的黃巧欣率領“專業派”感謝大家的支持信任,稱他們在過去的選舉工作面對史無前例的挑戰,在政治化的社會盡了一點綿力,團結事務律師114年的初心,維護法治及律師的專業自主。
據瞭解,“專業派”主張聚焦法律專業事務,希望律師會不要淪為政治團體,而所謂“開明派”則經常介入政治事務,與泛民關係密切。像馬秀雯雖然聲稱自己“政治中立”,但被媒體披露她曾在2019年8月一個公共集會上演講時公然“撐暴”。她還曾高調與吳靄儀、何俊仁等反中亂港分子一同參加法律界的黑衣遊行,並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戴着黃色口罩出席公眾活動的照片。另一“開明派”成員白樂德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誣稱香港國安法條文“不完全符合本港法制”。
防止法律界偏離宗旨
此前特首林鄭月娥曾點名提到律師會,稱如果任何團體運作偏離其宗旨,被政治凌駕專業,特區政府唯一的取向便是與其終止關係。一旦律師會被收回業界自我監管權,將失去發牌、制定指引和處理投訴,以及推薦人選進入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法律援助服務局等職能。有港媒25日提及,香港大律師公會就是前車之鑑。前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説,過往內地十分歡迎該會向內地法律部門提供意見,香港不少大律師也希望加強兩地合作,但如今交流全面停止,該公會與特區政府的互信關係也盡失,再沒有合力建設法治的共同基礎。
根據律師會會章,完成理事改選後,會長及一名副會長也會改選,由新一任理事互選。香港星島日報網25日分析稱,目前律師會中“開明派”理事有6人,“專業派”原本有9人,改選後大增至14人,估計最終將由“專業派”人士出任新會長。
業界期待新理事會前景
香港中律協創會會長陳曼琪25日表示,“專業派”5人的每一張票都是律師自強不息的表現,是律師會員在“一國兩制”下對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法律界帶來的發展機遇、業界融入國家大發展的熱切期待和信心,同時也是香港法律界對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擔當和歷史責任。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馬道立在律師會週年大會上致辭稱,法官不應偏頗,律師會應“非政治化”。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法學教授傅健慈説,以往大部分選舉,“黃絲”律師都佔一定優勢,這次能有這樣的成績相當不錯。他期望當選理事能發揮律師會的宗旨,做好專業團體的角色,維護香港法治。
香港律師會前會長、立法會議員何君堯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選舉比較特別,如果“開明派”拿到這5個席位,整個律師會被他們所掌控了。“24日晚的結果有一個撥亂反正的作用,以往很多年,一些人把律師會這樣一個專業團體當作政治團體,這是不應該的,投票結果對這些人而言是‘當頭棒喝’”。他表示,香港律師會應重回正軌,做專業的事情,
包括加強香港和內地的法律事務交流和培訓。何君堯舉例稱,最近已有600多名香港法律執業者報名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今後還有更多類似的法律合作交流活動,不僅包括內地和香港,還有和澳門、台灣之間的交流。“在這方面,香港法律界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
香港《星島日報》25日發表社論稱,過去幾年香港不少專業團體日趨政治化,律師會應以大律師公會為鑑。“粵港澳大灣區正高速發展,香港律師北上執業的空間極大,如果與內地的交往因政治對立而中斷,整個律師行業將蒙受利益損失。”文章説,律師會若真正以專業為重,便應選擇正途,保持中立、理性、持平,避免變成政治組織,這對律師行業和社會整體利益都是好事,“本次專業派全勝,正反映這是行內多數成員的願望”。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