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災害事故防控網絡 增強防範應對處置能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14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規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規劃》提出,到2025年,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要取得重大進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安全生產、綜合防災減災形勢趨穩向好,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升,全社會防範和應對處置災害事故能力顯著增強。到2035年,建立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系,全面實現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規劃》有哪些特點和創新?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永利表示,與以往應急管理領域編制的專項規劃相比,此次《規劃》着眼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局,把“三個突出”“三個聚焦”貫穿始終,即突出旗幟鮮明的政治主題、突出改革創新的核心位置、突出協調發展的全局視野,聚焦目標精準研判、聚焦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聚焦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
為實化細化“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應急管理事業發展作出的重大部署,《規劃》重點從3方面加強銜接落實。
一是把握戰略定位,把貫徹新發展理念貫穿編制始終,把握新發展階段的規律特徵,統籌發展和安全。二是明確戰略重心,聚焦健全應急管理指揮體系、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體系、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等,注重發揮重大工程項目的牽引和載體作用,凝練一批實實在在的工程項目。三是細化戰略部署,在編制好《規劃》的同時,積極構建“十四五”應急管理領域“1+2+N”的規劃體系,同步編制安全生產、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即“1+2+N”中的“2”,以及消防、礦山、危險化學品安全和防震減災、裝備發展、應急力量建設等規劃,即“1+2+N”中的“N”,進一步細化實化具體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許正斌表示,配合好《規劃》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在政策銜接、投資支持和產業支撐方面做好相應工作。在研究相關政策時,將統籌考慮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加強與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銜接;在投資方面,重點支持中央和地方應急物資儲備庫、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和森林消防航空力量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此外,還將引導社會資源加大對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投入,推動安全應急產業向中高端發展。
為提升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應急管理部規劃財務司司長唐琮沅介紹,“十四五”期間會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建設國家風險監測感知與預警平台。同時,要升級覆蓋安全生產重點企業的監測預警網絡,加快完善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平台,實現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一網統管”。
為確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綜合協調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潔表示,力爭到2025年,危險化學品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都能得到明顯下降,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預防控制體系。“十四五”期間,還將指導全國重點城市加快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建設,使各地對燃氣及相關各類城市生命線的風險做到“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
為建立健全基層防災減災救災力量體系,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司長陳勝介紹,“十四五”期間將實施基層應急能力提升計劃,開展基層應急管理能力標準化建設。加強和規範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設立社區、村應急服務站。
來源:《人民日報》2022年02月15日第02版
作者:邱超奕
編輯:韓志鵬
編審:矯玲玲
【來源:黑龍江省氣象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