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親眼看到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媽媽帶着五、六歲大的孩子,在路邊攤吃飯。媽媽專心吃飯,但孩子坐不住,拿着玩具水槍跑來跑去,玩得很嗨。突然,我看見這個孩子惡作劇一般,拿着水槍對着一位男士噴水。這位男士也是暴脾氣,立馬大聲批評孩子“你幹什麼?水槍不能往人身上噴”。這個孩子的媽媽不知道事情的原委,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外人批評,她立馬反擊對方“哎?你怎麼以大欺小呢?羞不羞......”。然後,這位媽媽就跟這位男士吵了起來。
家長在看見自己的孩子被外人批評時,由於護子心切,會立刻反擊對方。但是,不分青紅皂白地護着孩子,和批評孩子的人爭鋒相對,並不是處理事情的態度。最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所以,孩子被外人批評時,愚蠢的家長立刻反擊回去,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先冷靜下來,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
家長看見孩子被外人批評時,一定要先冷靜下來,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不要着急護着自己的孩子。因為,如果是孩子的錯,家長還有餘地向對方道歉;如果是對方的錯,家長可以爭取到更多時間,讓對方向孩子道歉,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被外人批評時,很明顯地表現出要護短。那麼對方就不會拿出處理事情的態度,事情只會往最壞的方向發展。可能,因為一點小事,雙方打起來都是有可能的,沒必要。家長處理事情要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切記過於衝動。
家長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知道孩子沒錯/知道是孩子錯了的處理方法
當家長從孩子和對方的描述中分析得出:自己的孩子沒有做錯什麼,平白被欺負了。家長要義正言辭地指出對方的錯處,讓對方知道自己理虧,主動向孩子道歉。如果,對方是不講理的人,耍賴不肯道歉。家長可以視情況決定是繼續據理力爭下去,還是馬上帶孩子離開,不再浪費時間。只要是家長確定自己的孩子沒錯,對方錯了。事後,家長都要安慰孩子,告訴孩子,是對方的錯,不怪他。還要教孩子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怎麼辦。
當家長從孩子和對方的描述中分析得出:自己的孩子錯了,對方只是正當地批評。家長要和孩子誠心誠意地向對方道歉,並根據情節是否嚴重,決定要不要補償對方。如果家長努力補救,對方還是很嚴厲地批評孩子,但是句句在理時,家長要幫忙緩和氣氛,儘量把教育孩子的主動權奪回來,不要讓孩子長時間任由他人教育,陷入無助的狀態。如果對方依然批評孩子,言行出現不當,家長要及時阻止,防止孩子受到傷害。
孩子被外人批評時,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機。家長可以趁機教會孩子如何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或者維護自己的權益,去解決麻煩。家長一定要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