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中部,是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雖由於二戰戰敗等原因,其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受到削弱,但德國依然是歐洲大陸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以汽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是德國的立國之本,在很多高端製造業德國都處於技術領先優勢,同時德國的創新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新政府對華政策爆光
近期,德國的默克爾下台,朔爾茨將成為三個政黨聯合組閣下新政府的總理,在今年的11月24日,德國的社民黨、綠黨、自民黨共同公佈了執政協議,標誌着成功完成了新政府的組閣。每一屆新政府的上台將在國際外交中有新的政策和方針,在新政府頒佈的執政協議中,表達了多個對外交往的方向性策略,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是對華政策。
新政府協議中共有12次提到了中國,相比於默克爾上屆政府的5次來説,對中國的關注度明顯提高。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日益提升,德國對中國的重視將持續伴隨中國的發展過程。在協議中對華態度可以概況為一句話“在夥伴、競爭和制度對手關係下”,其中有三個關鍵詞分別代表了對華關係的核心內容。
中國是德國全球最大的經濟合作伙伴,兩國的經濟貿易關係是不可分割的。
中德關係何去何從
其次,本屆政府更強調中德的“競爭”關係,希望通過提振德國各項經濟,讓德國在各項經濟中獲得更多的優勢,以此來對抗中國在全球中的經濟競爭,同時繼續擴大汽車等高端製造業的領先價值。
最後,“制度對手”依然保留濃厚的政治色彩,德國依然是西方陣營中的堅定一員,也是歐盟區的核心成員國,在涉及意識形態和政治問題上依然保留德國資本主義同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對手”關係。
此外,除了對華態度強硬外,德國本屆政府更多強調德國的突破性發展,在外交領域,德國強調了其對歐洲和世界的“責任”,這也是德國在二戰後國際影響力被全面限制後,本國政客一直想德國成為世界政治影響力的大國,可見德國今後將更多地在國際問題上進行插手,以擴大德國的國際影響力。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環球網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