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蔚來ES8四年未改款銷量大跌,讓造車新勢力改款有多難?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綜合

很早之前,我就堅決告誡身邊的朋友暫時別買造車新勢力。當時給朋友們提這個建議有一部分是因為當年PPT造車盛行,很難保證他們不會今天買車明天變成就沒店維修,事實也確實證明了我的想法,蜻蜓跑車前途K50沒了,賽麟沒了,奇點汽車從起點反向起步成為被執行人。

當然還有一些真正想造車的企業,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這些還活躍在市場上,不過我依舊很難給朋友們做出推薦建議,理由是還不到時候。

蔚來ES8銷量一夜回到三年前

如果不是翻到蔚來的銷量數據,我真不敢相信蔚來ES8在10月只拿到了200台的銷量。我對這台車的印象還停留在去年動輒三四千的時候,看來疫情不僅給我們的生活畫了一個逗號,記憶被影響了。

自然有人會説是因為缺芯影響了蔚來,畢竟蔚來在今年數次宣佈因為重要零部件缺少而短時間停產。不過,缺芯風險還不至於讓一個過去賣三四千台的車型一下滑到兩三百台,直接回落到3年前的水準。

在蔚來的體系裏,ES8是目前的旗艦,一般來説企業所有的資源都應該先給到容易提升品牌價值、帶來高利潤的旗艦車型上,所以銷量下降根本的原因還是蔚來ES8的競爭力下降了。

開玩笑,一台車四年不改款不換代它競爭力能不低嗎?像BBA這些引領潮流的車一直保證着三年一改款六年一換代的頻率,而有些品牌為了提高競爭力,甚至會讓一些核心車型兩年改款甚至兩年換代。

蔚來ES8在2017年正式上市,如果算上立項和設計週期的話,蔚來ES8的生命甚至能推算到2015年。雖然2019年蔚來ES8也做了些技術改進,不過也只是針對一些BUG修修補補而已,比如把最低續航從355km提升到415km,再比如把當時不穩定的車機變得穩定,但是蔚來也把ES8的價格提高了2萬。

蔚來官方曾直言,蔚來是高端品牌,不可能降價銷售。一台四年未改款的車不給優惠賣,還能賣個200台,説真的,蔚來的品牌價值已經能夠體現了,只是光靠品牌價值賣車,這不是傳説中的吃老本嗎?

造車新勢力都難改款

如果沒有猜錯,説好每年一台新車的蔚來恐怕在近兩年時間裏,都不會給包括ES8\ES6兩台車進行改款或者升級。

不只是蔚來,恐怕所有造車新勢力們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威馬在去年發佈了EX5-Z,官方宣稱是換代車型,可這台車相較威馬EX5來説,動力續航都沒提升,僅僅做了外觀上的改變。理想ONE今年也做了改款,升級了語音助手,座椅材質,以及裝上了一個更大的油箱,從本質上説這已經能算改款升級,但升級幅度也着實有限,關鍵價格也漲了1萬,有一説一,這違反了加量不加價的消費潛規則。還有小鵬P7,説是今年下半年會推改款車型,但是廣州車展拿出的是新車小鵬G9,P7改款還是沒影。

為什麼造車新勢力們對自己旗下的車型難做升級,就算做了升級也很難保證加量不加價,只能讓出一部分利潤,被迫讓車型小加一兩萬元。

很多人就奇怪了,為什麼造車新勢力給自己的車型提價還是被迫?這一切都要從造車新勢力最愛講的OTA升級説起。

停!如果從OTA升級説起又是一段令人厭煩的長篇大論,所以只能簡單説下為什麼造車新勢力總愛講OTA升級。OTA升級的主要部分是程序部分,這一部分造車新勢力花了大力氣培養自己的技術骨幹。

自己有技術骨幹,OTA升級雖然要花錢,但花的不多,而其他的升級花得就多了。像理想ONE的改款為了提高輔助駕駛系統的安全性裝上了最新的毫米波雷達,裝上了新一代的車規芯片征程3,這些都得用錢來買。

還有續航能力這塊。續航跟電池管理、電池充放電能力還有電機效率有很大關係,其中最重要當然是電池,可是電池得靠買,買點便宜的吧又怕自燃,威馬去年就被電池供應商中興高能給坑慘了,最後花了一個億召回給換寧德時代的電池才擺平。

可是今年以來電池原材料價格暴漲,根據高工產研鋰電池研究所(GGII)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由年初的3.5~4萬元每噸上漲到當前的6~6.5萬元/噸,三元523動力單晶材料的價格由11~13萬元每噸上漲到18~20萬元/噸;人造石墨負極由3.2-4.5萬元/噸上漲到4.0-6.0萬元/噸;電解液由3.5~5萬元/噸上漲到當前的9~11萬元/噸,原材料價格暴漲電池價格自然也隨之暴漲。

像寧德時代這種好廠家的電池一天比一天貴,根據財報顯示,寧德時代電池平均價格2020比2021年同期上漲30%,但毛利率卻從29.1%下降到27.8%。電池價格一漲,造車新勢力的車維持現在的續航都成問題,更別提升級續航了。

太多了,造車新勢力做不了升級的原因太多了。雖然現在還活躍的造車新勢力們確實在很努力的造車,可是時間久了,造車新勢力變成了造車老頑固,品牌價值變低,本就為了衝着買個面子去的消費者還能圖它什麼呢?

寫在最後

造車新勢力省去了發動機、變速箱、調教這些複雜的工程作業,還有平台化以及最好的電車市場這些優勢存在,本來就應該加快升級速度,如今升級換代緩慢,説明了新勢力們的底藴還是薄了。

現在電動車市場的銷量是在節節攀升,可更多還是傳統廠商們逐漸登場的原因。造車尚未成功,新勢力們還需努力呀。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