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風雨,雪花;地鐵、飛機、大巴,倒騰大半天,我的年夜飯近在咫尺。
這一頓飯,我從2020年等到今天。2020年,疫情突來,即將踏上回鄉路的我--一個湖北伢兒選擇留在成都,第一次一個人做年夜飯、守歲,等待新年的鐘聲;也在腦海裏勾勒家鄉的模樣,想念年夜飯的味道。
時間如水,疫情還在,起起伏伏,今年必定也有人和當年的我一樣,將開啓一個人的年夜飯。或許會想家,或許會孤獨,但我相信,在用心準備年夜飯的過程裏,在香氣撲鼻的飯菜裏,我們可以用一道道有着家族記憶的菜餚,讓親情跨越山海,完成另一種形式的團聚。
於國人而言,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是腳步的停歇,是家人的團聚,是候鳥的歸巢,是一年的完美收官。因而,我們總是在期盼、等待。
回家路上,我和很多人同行,也和很多人擦肩,他們邁着匆匆腳步,奔向一個叫“家”的地方,那裏有父母、孩子、親人。被人惦記與牽掛他人的感覺變成可觀可感的現實,就是一家人和一桌熱氣騰騰的團圓飯。
家鄉前兩天下了一場雪,我在行進的車上想起王維的“寒梅著花未”,又想起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三年時間不長,三年距離也不短。以年夜飯為節點,我和家人的分別有了刻度,情緒更醇厚更有層次。
推開家門,是彼此掩不住的驚喜和激動,小侄子提着燈籠,吃着魚糕左搖右擺,父母在廚房和客廳來回穿梭端菜,一句“洗手吃飯”那麼熟悉,像從未分別過一樣。看着圍坐的親人,我和每一個久未歸家的孩子一樣,無法用一個詞來形容此刻的感受,幸福、感動、温馨,都不足以表達。
年夜飯也不僅僅只在一個具體的家庭,還在有中國人的任何地方。
今年,年夜飯第一次進入了太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圍在一起,“製造”這一個神話場景、傳説故事、科幻橋段……當瑰麗的想象變成浪漫的現實,我們吃着同樣的年夜飯,共同講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過去與未來。
北京冬奧組委會依舊緊張忙碌,年夜飯也如約而至。這一晚,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我們共吃一頓年夜飯,感受中國最隆重的時節。在推杯換盞時,在言笑晏晏間,人與人,文化與文化撞出小火花。
年夜飯是個特別的存在,是歸家的信號,也是對生活的紀念,代表着我們向過去一年告別,向新的一年邁進。這個具象的符號,把家人的情感漫入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那裏裝盛着祝福、思念、理解、認同,這是一種精神共鳴。
所謂天涯共此時,就在一盤餃子、一碗雞湯、一道年夜菜,在共同的文化記憶中。無論在遙遠的太空還是離家幾千公里的他鄉,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羣人,無論是工作還是在休假,我們都會在這一天、這個夜晚停下步伐,和親人、朋友、同事,和自己,在這頓用心準備的年夜飯中,笑鬧着對牛年説再見,向虎年説你好。
(原題為《好好吃頓年夜飯吧,用生活的儀式回應一年期待》 作者 黃靜 來源 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