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陶琳在昨天談論“不妥協”時,我們在採訪間裏談論什麼
摘要:陶琳的表述符合特斯拉一貫的公關方針。
我們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團隊昨天(19日)首發了“獨家|陶琳回應車展維權事件:特斯拉不可能妥協”,引發了一些傳播。不少朋友問我當天的情況,鑑於事情發酵得超乎想象,我把當天的來龍去脈説一下。
本次上海車展,我們團隊(運營兩個IP,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和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和汽車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員會聯合設立了採訪間,邀請迎接各路車界新老朋友進來一敍,這也是我供職的《財經》雜誌首次在國際頂級車展上設立專訪平台。
見面後,陶琳沒想象中焦慮,很淡定,我們迅速開始並錄視頻,我們問上午的事,陶琳説“對方的訴求不合理,我們都願意出錢去做車輛檢測,她不願意配合,一定要高額賠償,我們不可能答應”、陶琳覺得這位女士也蠻專業的,背後應該有人,我們追問,她意識到不妥,終止了這個話題。
我六年前在北京專訪過伊隆·馬斯克,深感陶琳的態度其實就是特斯拉總部的態度,就是馬斯克的態度:用產品的極致來倒逼消費端,營銷在特斯拉的體系裏完全不重要。馬斯克當時的原話是“I hate marketing”。
這種態度也影響了近幾年特斯拉中國的輿論形象,在大多數中國媒體眼裏,特斯拉中國強硬、冷漠、不解釋、只關注銷量。比如去年品玩安排記者卧底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以次充好、血汗工廠”,全網沸然,特斯拉中國也就是一紙解釋了事。
自Model 3一路高歌猛進,Model Y開始降價,特斯拉在中國的受眾越來越多,但口碑相比於Model S時代卻是直線下降。我也直接問陶琳,有沒有覺得用户的忠誠度下降了。陶琳很客氣但又堅決地反問我,這應該是您的猜測,不一定有具體數據是吧?她説特斯拉做過調研報告,大概樣本1000多,用户忠誠度沒有下降,都是正面的,90%的樣本人羣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我當即問陶琳要調研報告,並且提出要參觀上海工廠,陶琳支持,説讓安排。
我們團隊三天前發了一篇長篇調查《特斯拉不再是神車》(詳見:特斯拉不再是神車),此文還發在了《財經》雜誌4月12日刊上。全文寫了特斯拉的技術光環在褪減,頻繁降價傷品牌,以及很多車企對特斯拉的看法,一言以蔽之,“天下車企苦特斯拉久矣”。文章客觀理性,我也不怕和陶琳聊起這篇文章,她哈哈一笑,感謝認真做內容的媒體,我們希望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傳遞出去,希望和媒體建立一種更加新型的關係。坦白地説,這是一種我們團隊非常認可的企業媒體觀,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和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成立未久,但基因是嚴肅的調查新聞機構,我們鼓勵改革者、創業者,我深知當今的世界要做成一件事有多難,要建立一個提供良性價值觀的公司和機構有多難,世間已無喬布斯,世間需要馬斯克。
之後我們還聊了數據安全引發的數據中心的設立、軟件收費、二手車保值的話題,陶回答得不錯,但這些主題在後面的傳播中會網友忽視了。
我們的記者手很快,一小時後文章寫就,當時團隊小夥伴有討論,説要不要把可能背後有專業團隊放在標題,這個會更起飛,我還是秉承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和的調性,認為不宜放大焦慮和矛盾,遂有了現有的標題“獨家|陶琳回應車展維權事件:特斯拉不可能妥協”。
稿件17點02分在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首發,經過騰訊、知乎、新浪、頭條等的發酵,短短一小時內傳遍全網,這時候,我們團隊開始受到了一些壓力。記者在車展現場接到了特斯拉的電話,溝通得挺激烈,這時候我們的展台還在特斯拉邊上,但溝通方式已經靠電話了。之後我們團隊在會展中心洲際酒店聚餐的時候,也接到多人電話,要求撤稿,記者不堪其擾,把電話給到我,我拿過來説,“基於特斯拉陶琳今天溝通時提及的價值觀,我不相信這是特斯拉方面的授意,撤稿不可能”,平靜地掛了電話,然後招呼服務員上一盤生蠔,吃後發現洲際酒店的這家伍臻全日餐廳做得不咋地。
深夜11點55分,陶琳朋友圈轉發了特斯拉中國的聲明,“誠懇接受很多中肯的意見和批評”、“駕駛安全和產品質量不妥協”、“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將心比心和真誠是有温度的力量”。此言善矣!
一晚上的發酵,此事已在車界沸然。20日早上我在我們採訪間主持了3個採訪,談及此事時,多位車界高管私下都對陶琳的表態表示理解,從企業的角度,當然不能開先河,當然“不能對不合理的索賠妥協”,但為什麼特斯拉這麼説就會引發公憤,這家明星公司是需要思考的。
20日上午,爬車頂維權的張女士被處行拘五日,我們團隊收到多位車主私信“我們也不妥協”;20日,陶琳也已經從上海來到了博鰲亞洲論壇上,巧的是,博鰲亞洲論壇的官方合作伙伴正是《財經》雜誌,並獨家承製論壇會前會後刊。
坐在喧囂的車展現場,敲下以上這些字,我在思考“還有很多道路要走,也期待大家一起做點有意義的事”,這是陶琳和我的溝通,很善,但是,言是否達意,言能否指導行,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要思考和反省的。
作者為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