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要“綠洲”不要“荒漠”,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

海外網評:要“綠洲”不要“荒漠”,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

9月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視頻會見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

9月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視頻會見正在天津進行中美氣候變化磋商的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王毅表示,中美氣變合作既符合雙方利益,也將造福全人類,有着廣闊發展前景。美方希氣變合作成為中美關係的“綠洲”,但如“綠洲”周圍都是“荒漠”,“綠洲”遲早會被沙化。王毅的表態向美方釋放出清晰信號:中美氣變合作不可能脱離中美關係的大環境,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採取積極行動,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

氣候變化是全球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中美都是氣候變化領域具有系統性影響的國家,兩國在這一領域有着廣泛合作空間。拜登政府上台後,一度傳遞出願意同中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信號。今年4月15日至17日,克里就在上海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謝振華會面並進行了會談,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領導人氣候峯會、聯合國氣候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等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交流,取得積極進展,達成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重啓中美氣候變化對話合作渠道。然而,在過去一段時間裏,美方一系列錯誤行為卻在摧毀中美在氣候領域合作的基礎。

以清潔能源領域為例,近年來美國太陽能發電迅速發展,美國行業組織美國清潔能源協會8月24日發佈的報告稱,美國太陽能產業目前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2021年二季度,美國新增太陽能發電能力2226兆瓦,比一季度增長73%,市場需求可見一斑。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6月23日,美國商務部以所謂“涉嫌侵犯人權”為由將多家新疆光伏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勞工部則將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重要材料多晶硅添加到其“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清單”之中,並特意標明其來源地僅為中國。近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更是依據這一進口禁令扣押了有關企業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顯然,拜登政府並沒有改變前任政府與中國對抗的政策,甚至不惜將對抗情緒引入氣變合作領域。

實際上,美方的對抗性舉措“自損八百”,實屬不智。由於中國光伏產業具備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全產業鏈製造絕對性規模優勢,美國政府此舉無疑將在無形中增加美國企業的成本。早在美國政府提出相關制裁措施時,美國媒體就警告此舉會令美國“搬石砸腳”:美國《國會山報》此前就報道稱,新疆的工廠生產了全球多晶硅供應量的約一半,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板和半導體的關鍵材料。美國這一禁令“將影響到拜登政府可再生能源目標的實現”。

美國政府的傲慢和頤指氣使也給中美氣變合作帶來了不和諧之音。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克里8月31日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和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會面時喊話 “中國本可以更快實現脱碳”,攻擊中國並未完全履行“控温1.5℃”的路線圖。克里這一表態,演的又是憑空製造對華博弈籌碼的老把戲,邊假扮“環境衞士”邊抹黑中國是美國政客的慣用套路。

在環境問題上美國沒有任何資格扮演“教師爺”。美國是全球歷史第一排放大國、全球累積温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其1751年至2010年間能源和工業部門排放佔全球的27.9%,累積排放量約是中國的3倍。美國人均碳排放居高不下,2017年人均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14.6噸,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中國的2倍多。美國還是全球累積航空碳排放最多的國家。過去幾十年裏,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態度總是隨着政府更迭不斷反覆:2001年3月,時任小布什政府宣佈單方面退出此前由克林頓政府批准的氣候變化《京都議定書》,嚴重損害了包括全球減排和氣候資金、綠色技術轉讓等談判的進展;2017年6月,特朗普政府宣佈單方面退出奧巴馬政府簽署的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還在環境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倒退措施,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造成了嚴重破壞。儘管拜登政府上台後迅速宣佈重返《巴黎協定》,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減排計劃,但早已被美國的“反覆無常”折騰得心力交瘁的國際社會,對美國能否真的能堅持相關承諾保持高度疑慮和警惕。

作為事關人類共同命運和未來的重大挑戰,應對氣候變化是每個國家都應承擔的基本責任。中美在氣變領域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但需要美方摒棄錯誤路線、與中國相向而行。(聶舒翼)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2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網評:要“綠洲”不要“荒漠”,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