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法總統馬克龍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大屠殺紀念館發表演講。 | 資料圖片
當地時間5月2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承認法國政府對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負有責任”。法國總統府稱,馬克龍此舉旨在修復兩國長期以來因盧旺達指控法國涉入大屠殺而破裂的關係,將為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邁出“最後一步”,還有助於釐清法國的歷史責任問題。
27日,馬克龍與盧旺達總統卡加梅會晤,並一同參觀了位於首都基加利的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紀念館。據半島電視台報道,馬克龍在大屠殺紀念館發表演講稱,法國承認其對大屠殺“負有責任”。馬克龍表示,法國當時沒有聽從盧旺達即將發生種族屠殺事件的警告,並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對大屠殺保持沉默。
不過馬克龍補充稱法國並不是那場種族屠殺的幫兇。報道稱,馬克龍並未進行正式道歉。
據彭博社報道,馬克龍是2010年薩科齊之後再次訪問盧旺達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形容這次出訪不僅是一次“政治和紀念活動”,也旨在建立經濟聯繫。從2015年開始,法國駐盧旺達大使的職位一直空缺,法國官員透露馬克龍很可能利用這次訪問任命一位新的駐盧旺達大使。
1994年4月至7月,盧旺達圖西和胡圖兩大部族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共有50萬至100萬人慘遭屠戮,其中大部分遇難者為圖西族人。圖西族人此後指責法國為胡圖族武裝提供支持,並在屠殺發生時隔岸觀火,是屠殺事件的幫兇。卡加梅政府此前多次敦促法國政府弄清盧旺達大屠殺相關“事實及應負的責任”,不過法國在官方表述上始終未能讓盧政府滿意,兩國關係持續惡化。
據報道,今年以來法盧兩國緊張關係有所降温。今年早些時候訪問法國時,卡加梅表示巴黎與基加利之間的關係正在改善,盧旺達人“不會忘記,但會原諒法國”。其中,今年3月份法政府支持的調查報告的出台為兩國恢復良好關係鋪平了道路。
3月,法國專家委員會發布了一份盧旺達大屠殺調查報告。報告認為,殖民主義態度使法國政府“被矇蔽了雙眼”,法政府對未能預見盧旺達圖西族慘遭種族滅絕的大屠殺負有“嚴重而壓倒性”的責任。報告還稱,法國盲目地支持時任總統、胡圖族人哈比亞利馬納,向其輸送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並給政府軍提供培訓,然而卻對大屠殺的準備過程茫然不知。不過該報告最終認定無法證明法國在盧旺達大屠殺中扮演了“同謀”的角色。該報告超過1000頁,是專家委員會連續兩年對法國曆史資料分析的成果。
近幾年,在有關法國對非洲的殖民統治歷史敍述方面,法媒形容馬克龍比所有前任都“走得更遠”,並使國內保守派頗為不安。他曾表示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是一場“犯罪”,並同意歸還從西非國家貝寧和塞內加爾掠奪的藝術品。
作者:沈欽韓
編輯:孫華
責任編輯:宋琤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