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歲女兒患罕見骨病,90後媽媽取骨救女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綜合

楚天都市報11月21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杜巍巍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孩子是我身上的一塊肉,我的骨頭就是她的,哪怕一輩子在我身上取骨頭我也願意。”

為了讓不到2歲身患罕見骨病的女兒有希望重回正常的生活,“90後”媽媽黃小花(化名)毅然決定取骨救女——從自己髖關節的髂骨處取出1塊約拇指大小的骨頭,移植到孩子小腿骨上,這一切,只為了女兒能重新站起來。

愛跳廣場舞的女兒,摔了一跤就站不起來了”

“生病前,小希(化名)特別活潑,愛跳廣場舞,節奏感也很好……”11月21日,坐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四科的病牀上,黃小花一邊抹着眼淚,一邊點開手機裏的視頻,一遍一遍反覆看着,視頻裏是幾個月前女兒小希剛剛蹣跚學步,跟着5歲的哥哥一起,在離家不遠的空地上跟着大人們一起跳廣場舞的場景。

家住湖北陽新縣楓林鎮大橋村的黃小花是名樸實的農村婦女,身材瘦小,不足1米5的她,這些年一直在家帶孩子,全心照顧年邁生病的婆婆,老公在温州工地打工維持着一家的生計。2019年4月,二女兒呱呱墜地,取名小希。女兒的到來,為這個並不富裕的小家庭增添了許多的快樂。兒女雙全,雖然日子清貧,但也被黃小花操持得井井有條。然而這一切,因小希的一次意外跌倒,戛然而止。

七八月能滿地爬,剛滿1歲就能下地走,1歲之前的小希發育很正常。但自從學會走路以後,媽媽就隱隱感覺不對勁。她發現小希的右腳似乎總抬不高,在地上拖來拖去,但性格活潑外向的小希,特別喜歡跟着哥哥房前屋後到處跑,像個男孩子一樣調皮,媽媽也沒多想。今年9月,悲劇還是發生了,小希像往常一樣在家附近玩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在當地縣醫院拍片後,醫生説是右腿骨折,並發現小希的右腿骨頭與常人不太一樣,醫生嘗試用打石膏的方式為小希處理骨折患處,並建議如果骨折不癒合,要去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用我的骨頭吧,為了孩子我什麼都願意”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媽媽帶小希準時來醫院複查X光片,發現孩子小腿的骨折沒有癒合跡象,並呈現假關節異常活動。從前滿地跑的假小子,現在只能抱在媽媽的懷裏,或者坐在牀上挪動,自己完全無法站立,這讓黃小花揪心不已。

她帶着孩子從陽新輾轉武漢就醫,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四科,吳飛副教授接診了小希。“正常同齡幼兒發生骨折,經石膏固定後骨頭會很快長好,像這樣2個月骨折都沒生長跡象,肯定另有原因。”

進手術室前,媽媽逗小希在自己的懷裏玩氣球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最終小希被診斷為先天性脛骨假關節(CPT,Crawford Ⅱ型)。吳飛副教授解釋説,小希的這個病非常少見,發病率僅為1/250000-1/400000,治療過程十分困難、痛苦,其特徵為脛骨發育異常、畸形,一旦骨折幾乎不能自愈。“目前能治療的唯一方法就是接骨,因為孩子太小,無法用自體骨,而人工骨沒有自體骨的再生能力。”因此吳飛建議從孩子的直系親屬身上取骨,然後移植到孩子小腿脛骨上,讓骨折處癒合,並重新生長髮育。但吳飛也提醒,即使做骨移植,也不能保證骨折處一定能癒合,並且以後小希還可能面臨再次或多次新的骨折。

“用我的骨頭吧,只要女兒能重新站起來,我做什麼都願意。”聽完醫生的建議,瘦弱的黃小花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遲疑,雖然還有太多不確定,但這個方案顯然讓這個母親看到了一線生機。

手術前夜,看着女兒的片子,黃小花百感交集

為了湊齊治病的費用,黃小花和老公借遍了所有的親朋好友,以及能想到的一切辦法,還在網上發起了眾籌,最終揣着3萬餘元錢,母女雙雙住進了骨科病房。

“母女手術很成功,但治療康復的路還很長”

21日上午11時,黃小花和小希被同時送進了手術室,主刀醫生吳飛副教授介紹,手術團隊分成2組,一組先從母體骨盆內右髂骨處取出一塊約拇指大小的髂骨,另一組由自己負責為小希進行小腿結構不良病灶的清除,並把從媽媽體內取出的髂骨植入孩子小腿骨折處融合固定,同時,對小希的小腿彎曲畸形,也進行了相應的處理,整個過程共耗時近3個小時。

“手術比較成功,目前母女都已轉回骨科病房,媽媽第二天應該就能下牀,1個月後能完全康復,一般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孩子1周後左右可以拆線,給孩子移植的骨頭能否成活,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後期可能還要比較長的康復期。”吳飛主任介紹,在人體髖部左右各有一塊髂骨,一般手術病人在需要少量骨骼移植的時候就在這個位置自體取骨,切除髂骨後不會影響人體骨骼功能。這是他20多年職業生涯裏,遇到的第二例母子間的骨移植。

“剛進手術室的時候,確實有點擔心和害怕,但為了女兒,哪怕再疼也必須這樣做。”黃小花告訴記者,只要女兒能重新站起來,自己做什麼都值得。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