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打入中心線、吊樁、打樁,之後再重複這個過程數次……從上週起,經過四輪這樣的操作,今天凌晨3點多,延安東路西藏南路人行天橋加裝電梯“最困難步驟”——16根鋼管樁樁基施工終於全部完成。
延安東路西藏南路人行天橋位於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交通繁忙,人流密集。在這裏四個角上加裝4台電梯,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過街時無論是上天橋,還是走廣東路人形地道,對特殊羣體都是不小的考驗:耄耋老人撐着扶手跨下輪椅,在家人的攙扶下靠着欄杆緩步移動;懷抱小寶寶的母親走得氣喘吁吁,父親提着嬰兒車同樣步履維艱;視障人士一路摸索着走完幾十級台階,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果特殊人羣希望電梯出行,只能從人民廣場站、大世界站及地鐵站附近商場電梯“借道”,而兩個站點相距近1公里。因此,在位於“半道”的延安東路西藏南路人行天橋加裝電梯,不僅方便了“爬天橋”的人們,更能輻射周圍近千米的出行需求。也因此,該項目負責人、上海遠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福多次表示,這個工程“不計成本,再難也要做好”。
當前,在王福負責的3座延安路市管人行天橋適老化設施完善工程中,延安東路西藏南路人行天橋加梯工程無疑是最難的,而且4台垂直電梯的加裝過程各有各的難。靠近大世界一側,原本低空懸着不少電線、通訊線,前期經過協調,先由相關部門實施了架空線入地工程;靠近港陸廣場一側,地下的電力隧道與電梯基礎最短距離僅1米多,對施工精準度要求極高;靠近上海博物館綠化帶以及馬路對面靠近上海音樂廳綠化帶的兩個點位,都面臨着電梯基礎與地鐵距離最小僅3米的考驗。由於吊樁設備大,綠化帶裏的大樹成為障礙物,又得協調綠化市容部門提前修建出一個吊樁通道。而經過前期釺探,工作人員還發現這裏地下有大量鵝卵石,並且2米內存在混凝土,這類地鐵施工中的罕見情況也都增加了該工程的成本。
除卻上述困難,整個施工過程也辛苦異常。首先,工程施工時間受限,所有工程必須在地鐵停運時段進行,也就是半夜12點多到凌晨4點施工。而工程管理人員與各單位的協調工作又必須在白天進行,讓“日以繼夜”成了常態。其次,由於施工作業均在地鐵50米線保護範圍內,因而對操作設備要求極高。此次施工,首次在市中心加梯過程中啓用了國際先進的高頻免共振液壓施工技術對鋼管進行振壓,減少對周邊產生的振動影響,確保城市安全。還有,該天橋毗鄰人民廣場,周圍景點多,人流量大,必須跨前一步安放施工通知。施工前,項目人員已在人形天橋周圍1公里範圍內,安放了50餘處醒目標識,引導市民遊客提早規劃路線,繞行施工區域。
而在施工過程中,也隨時可能出現突發情況。就拿上海音樂廳綠化帶前的施工過程來説,一開始碰到了設備需要調整的情況,增加了現場作業難度,讓本就緊張的工作時間更需分秒必爭,同時又必須在“高壓”之下精準作業。最終,施工人員“搶”在4點多完工,保障了地鐵的正常運營。
據悉,今天完成鋼管樁樁基施工後,該項目將穩步推進,預計在11月底完工。
作者:單穎文
圖片:陳龍、單穎文攝,受訪者提供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劉力源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