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明區築城廣場方艙實驗室黨員志願者:讓青春閃耀在抗疫路上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在疫情面前,一個志願者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星火,一羣志願者就是一股可以燎原的戰“疫”力量。本輪疫情暴發以來,廣大志願者積極投身於抗疫“戰鬥”中,為貴陽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

向光泉:使命在肩 向光而行

9月3日凌晨,從全省各地前來支援貴陽抗疫的移動方艙陸續到達築城廣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需對廣場內方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區佈局。指揮部調派南明區人民醫院科主任向光泉負擔任廣場醫療物資供應及院感控制工作。

臨危受命,工作中,向光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程序,按照疫情防控隔離場所相關設置規範及省級專家指導合理佈置“三區兩通道”,嚴防方艙實驗室發生內部感染事件,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築城廣場方艙實驗室佈局。

“我學習的是醫學檢驗專業,對核酸檢測流程比較瞭解。最開始的前兩天兩夜是最辛苦的,工作中有各式各樣的困難,但是在場的工作人員不怕辛苦不怕累,連續奮戰兩天,每天熬夜到三四點,只休息兩三個小時,第二天五點又起牀,把整個通道設置合理化了,方艙實驗室建立前期,檢測效率不高,每天每個艙的檢測量只有2000到3000份左右。後期,省、市、區部門聯動,制定完善方艙運行機制,千方百計調配物資保障供應,加上各個艙之間的工作磨合,工作理順之後,現在每個艙每天可以檢測一萬個樣本,十四個艙,每天可以檢測十萬份以上,平均每天可以檢測樣本七萬餘份。”向光泉介紹,在方艙實驗室,實際是與病毒“零距離”接觸,可能會接觸到陽性樣本,他時刻囑咐監督醫護人員及志願者加強自我防護,科學調配人員力量,紮實做好值班值守、消毒消殺、垃圾和醫廢處置等工作,規範操作流程,強化日常安全管理,始終保持疫情防控充盈戰鬥力量。

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醫務人員的使命感,使向光泉始終堅守,作為貴陽人,能為守護自己的家鄉出力,又讓他深感榮幸。初秋日間的氣温很高,脱掉防護服後,他渾身濕透,幾乎沒有一塊乾的地方,臉上口罩印出深深淺淺的印子,手在乳膠手套裏被汗水泡到發白,皺巴巴的,但他只是默默的開展工作,沒有怨言。

區人民檢察院:揮灑青春熱血 堅守使命初心

疫情突如其來,9月3日一早,南明區人民檢察院在第一時間組織了78名幹部職工投入社區、核酸採樣點等一線開展抗疫志願服務。其中,由3組成員組成的18人小分隊,前往南明區築城廣場方艙實驗室,擔任後勤保障工作。

“應疫情防控要求,需要臨時組建一個6人組的突擊隊,主要任務是在築城廣場為方艙式核酸檢測實驗室提供後勤保障,協助醫療人員進行核酸樣本檢測,準備時間是半小時。”接到通知後,區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胡星在與家人交代幾句後,便簡單收拾行裝,與其他突擊隊成員在預定時間一同驅車前往築城廣場,奔赴抗疫戰場。

築城廣場共有14個方艙實驗室,工作人員從全省各地前來支援,場內工作人員400餘人,區人民檢察院後勤保障小分隊負責起了這裏的生活物資與醫療保障物資的管理,24小時做好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

9月11日凌晨1點,沿河自治縣愛心民營企業驅車近400公里為築城廣場方艙實驗室送來了19.8噸的物資,面對如此“大工程”,小分隊第三組6人有序分工進行物資搬運,平時很少體力勞動的他們,也沒有人抱怨。

前一天,他們還忙着為每個方艙實驗室配送政府的中秋禮包,併為第二日核酸檢測工作配運醫用物資,共分配了生活物資504箱、卸載醫療試劑200箱。

對接醫護人員的生活需要,生活物資的採購、運輸、裝卸與安裝,“分配生活物資504箱”“卸載醫療試劑200箱”“凌晨3點卸載19.6噸物資”是他們的日常,現場警戒線、帳篷的佈置,保障物資的管理與領取……小分隊全力為醫護人員提供着細緻入微的後勤保障,工作時大家衣服被汗水浸透,腰也累得直不起來,卻全都咬緊牙關,互相鼓勵着堅持到底。

張貼現場警戒線。

“頂得住與頂不住不是一道選擇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沒有選擇頂不住的權利。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城市和人民遇到危難之時,作為急先鋒第一時間頂上去。”胡星説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胡星作為第一批疫情防控志願者,在貴陽火車站度過了畢生難忘的一次春節,見過了凌晨兩點空蕩蕩的遵義路。2022年,又再次見到了凌晨四點冷冷清清的遵義路。他感慨道,以前他對城市白天的車水馬龍習以為常,卻對夜晚的挑燈夜戰知之甚少。一個城市,原來需要這麼多不同的機構、組織和個人共同攜手互相配合,才能打造得和諧美麗生機勃勃,正是有這麼多城市衞士的勇於拼搏敢於犧牲,才能使城市遇到困難和挑戰的時候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面對疫情,胡星也將繼續與檢察同仁們投入到這場保衞城市的戰鬥之中,在抗疫戰場上盡情揮灑着自己的青春熱血。(文/楊婷 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