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高校增加女廁廁位,緩解女生“排長龍”尷尬
據澎湃新聞日前報道,有網民今年6月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稱:在很多高校中,女廁面積及其數量與男生相當,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女性使用廁所時常常較為擁擠,廁所資源緊張,這給女性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建議高校建設廁所時適當增加女廁面積及其數量,緩解女性如廁壓力。對此,安徽省教育廳回覆:下一步,省教育廳將指導高校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規範,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教學相關場所通過新建或改造女廁的方式,增加女廁廁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網友反映的問題,在一些高校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在女多男少的高校,比如語言類、師範類院校,問題更加突出。之前曾有全國多所師範院校的女大學生,致信本校校長,要求擴建女廁。對此,不少高校也通過擴建或改造女廁的方式,改善女性如廁條件。從更大範圍看,女性如廁難的問題不僅發生在高校,在景區、商場、飯店、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女廁排隊的現象十分常見。
女性如廁難的背後是男女差異。由於生理差異等因素,男女如廁的平均時間不同。有關部門對大約72.5萬人進行的一項統計顯示,女性上廁所時間平均是249秒,遠高於男性上廁所用時的170秒。而且,男廁有小便池,提升了男性如廁的“效率”,而女廁只有單獨的廁位,女廁資源緊張的情況就在所難免了。尤其是在學校課間和考試前後,女生排隊上廁所會浪費大量時間,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想實現男女如廁公平,光靠男女廁所面積和廁位數量相同,還遠遠不夠,而是要用人性化的做法,塑造方便女性的如廁環境,呵護好女性的權益。比如,在如廁的便捷性、私密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視同仁。《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就提出,要確保女性廁位多於男性廁位,這也得到輿論好評。加強符合婦女需求的衞生廁所建設,也是國家優化婦女發展環境的基本要求。改進女性如廁環境,只要措施得當,不僅有利於促進性別平等,還會顯著提升校園和社會的文明程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廁所的規劃和設計方面,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修訂後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提出地方要因地制宜,在新建和改建公廁時,按照3:2的比例設置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人流量較大地區為2:1,嚴格按照新標準提高女性廁位比例。各地在緩解女性如廁難的問題上,也探索出一些成熟經驗。比如,不少地方推出男女均可使用的無性別公廁,在北京,男女廁位比例則根據女性比男性平均如廁時間多1.5倍及男女如廁人員數量來確定新建、改建公廁的廁位比例。
高校也可借鑑上述經驗,科學設計、合理改造女廁,從而滿足女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實際需要,可對學校圖書館、運動場、體育館等學生學習和活動的場所的廁所進行適當改造。尤其是隨着學校擴招,在新建教學和生活設施時,要提前設計規劃好女性廁位,建築物內的廁所佈局要便於學生尋找和使用,廁所內設施也應更加關注學生需求,增加掛書包的衣帽鈎、放手機等隨身物品的置物台,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如廁需要。
撰文/白毅鵬
編輯/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