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拉美地區,中拉疫苗合作的成果有目共睹:一方面,中國迄今已向18個拉美國家提供3億多支疫苗,中國疫苗已成為不少拉美國家的“生命線”。另一方面,中國疫苗的有效性也在不斷被印證。智利總統、多米尼加總統、秘魯前總統帶頭接種,親身為中國疫苗“代言”。今年2月,墨西哥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准授予康希諾疫苗緊急使用權的國家,此後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魯等國相繼跟進。為證實中國疫苗是有效的,智利天主教大學、阿根廷和烏拉圭衞生部先後發佈了詳實的學術報告和數據分析結果。泛美衞生組織顧問也為我國疫苗發聲。這些都很好地駁斥了西方媒體對我國疫苗有效性的無端質疑。
但從中長期來看,中拉疫苗合作仍然面臨一些挑戰,這其中既有拉美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外部因素的干擾。就拉美因素來看,一是各自為戰,一體化功能乏力。中美洲一體化體系成員國同“全球新冠疫苗實施計劃”的談判都是彼此分開進行的,談判效果均不理想。儘管近期拉美一體化開始有復甦跡象,但在大部分時間內拉美區域組織都還是扮演着邊緣角色。
二是受到地緣政治鬥爭的次生影響。在一些大國的驅動下,如今“疫苗外交”已成為全球地緣政治的一部分,在左右意識形態對立情緒氾濫的拉美地區,對疫苗的選擇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選邊站隊”。尤其是美國因素成為當前中拉疫苗合作中最大的外部挑戰。對於“拉美成為新時期中美冷戰的新戰場”一説,雖然聯合國拉美經委會早已“闢謠”,但拉美背後的美國影子卻總是時隱時現、揮之不去。
三是各國國情不同,談判速度和疫苗接種時間也有快慢之分。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區域大國都遵循了不同的接種戰略:墨西哥主要傾向於輝瑞,雖然輝瑞供應延誤迫使其增加了對“衞星V”疫苗和中國疫苗的採購,但美墨之間的利益已經深度捆綁,墨西哥還是更有可能“向北看齊”;巴西採用差異化多元採購戰略;阿根廷最青睞俄羅斯疫苗,總統和副總統都已經接種了“衞星V”,阿根廷里士滿實驗室正在加足馬力生產,預計將在全拉美地區進行銷售和供應;我國與智利的合作進展最為順利,科興選擇在智利建立生產和研發中心。就地區分配來看,中國疫苗已佔智利和厄瓜多爾接種疫苗總數的65%和62%,佔玻利維亞和烏拉圭已接種疫苗的50%。中國疫苗還通過“新冠肺炎實施計劃”到達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多個國家。
隨着越來越多拉美國家為中國疫苗投下“信任票”,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已不必多言。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當前中拉關係進入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時代,小風小浪難以阻擋中拉關係的大勢。(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