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14日電 題:未來美國勞動參與率能恢復到什麼程度?
作者 陳興 中泰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
馬駿 中泰證券研究所研究助理
美國2022年的第一份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明顯改善,勞動參與率也有顯著上升,但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那麼,美國勞動參與率的變化原因何在?未來勞動參與率又是否會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呢?
美國勞工部對勞動力市場的調查主要包括家庭住户調查及機構調查兩種途徑。其中就業率和失業率的統計口徑略有不同,就業人口比率由目前工作或暫時離職的人口數量佔總適齡人口的比重衡量,而失業率等於過去四周積極尋找但尚未獲得工作的人口數量佔勞動力人口的比重。勞動參與率則是勞動力人口占適齡人口的比重。勞動參與率與失業率一般呈現反向變化。
長週期的視角下,美國勞動參與率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自上世紀60年代起,因女性勞動者的增多及人口結構的變化等原因,美國勞動參與率始終保持着上升的態勢。但進入新世紀以來,勞動參與率開始步入下行通道。女性勞動參與率上升是推動勞動參與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新世紀以來,美國勞動參與率趨勢掉頭向下。人口結構變化是導致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新世紀以來,年輕人入學率快速攀升,同時該年齡段的勞動參與率也隨之下降,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才趨於平緩。金融危機後,男、女性勞動參與率均下降。這不僅因金融危機導致大量公司與企業倒閉,從而使市場中崗位數量大幅縮水,同時也因那個時候是“嬰兒潮”時期出生人口達到退休或提前退休的重要時期。
那麼,疫情平息後,美國勞動參與率能恢復到什麼程度?新冠疫情暴發初期,美國勞動參與率快速下降,但隨着衝擊平緩,勞動參與率開始逐步回升。我們將美國勞動參與率變動進行拆解,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是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永久變動,通過計算,我們發現人口結構變動隨着時間的持續逐漸增大;二是失業率的猛烈變化而導致的勞動參與率的暫時下降。隨着失業率的不斷回升,失業率變動對勞動參與率的影響趨於零。三是不包括這兩項的其它原因。在其他原因的變動中,除疫情導致的永久性提前退休,還存在受疫情影響的暫時性因素,如育兒需求、公司關閉、實際工資放緩等。由於疫情的出現,老人多數選擇提前退休離開勞動力市場。因疫情暴發,各級學校、託兒所等機構被迫關閉,大量勞動力因照顧兒童或其他原因而離開勞動市場。因疫情暴發導致經濟受到衝擊,造成訂單減少、成本飆升及物流受阻等諸多衝擊,大量公司與企業不得不選擇削減崗位或暫時停業,於是部分勞動力不得不離開勞動力市場。總結來看,根據我們對美國勞動參與率變動的拆分,我們認為由於人口結構變動和提前退休所導致的勞動參與率變動或難以恢復,約佔現有勞動參與率缺口的三分之二(0.9個百分點左右),而多數暫時影響長期來看都會逐步消失。經濟強勁與統計制度使得近期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改善。不過實際工資水平的下降仍然影響着人們的就業意願。(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