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束光投向阿富汗巴米揚山谷裏的佛窟,已損毀20年的巴米揚西大佛“真身再現”,聚集在大佛腳下的人羣不禁驚歎連連。
他們已經太久沒有看見大佛的真容——20年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炸燬了偉岸的巴米揚大佛。為彌補這一慘重損失,巴米揚民眾於3月9日發起活動,運用3D投影的方式在原址重現佛像。
20年前的浩劫讓人心碎
阿富汗巴米揚山谷有大約3000個大小佛窟,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為世界瀕危文化遺產,是阿國內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舉世聞名的兩座巴米揚大佛坐落在這條古老的山谷內,其中東大佛高38米,西大佛高55米。
2001年3月12日,塔利班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將兩座巴米揚大佛炸燬。失去了大佛的兩個空蕩蕩的洞窟猶如巨大的傷口,彷彿訴説着數十年持續戰亂給阿富汗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 親歷大佛被毀的巴米揚居民哈姆扎·優素菲説:“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每個人都是。”
3月9日,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毀20週年之際,當地民眾發起活動,用3D投影的方式在原址重現佛像。阿齊米攝
今年2月,塔利班發表聲明稱,將保護阿富汗境內的一切文物古蹟和文化遺產。然而,大部分巴米揚民眾對這一表態並不買賬。在他們看來,塔利班20年前犯下的罪行不可原諒。
9日活動的組織者扎赫拉·侯賽尼説,我們追思大佛被毀20週年,但不幸的是,大佛的軀體依然是一堆碎片,阿富汗政府和國際社會沒能夠修復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巴米揚省省長賽義德·安瓦爾·拉赫馬提10日表示:“雖然塔利班炸燬了大佛,但是民眾依然喜歡這些遺蹟,我們每年都會舉行活動,表達我們對毀壞世界文化遺產的譴責。這兩座大佛都是世界文化遺產,毀壞歷史遺產的行為展示了破壞者對文明的公開敵視,顯露了他們對古代文明的極端無知。 ”
3月9日,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毀20週年之際,當地民眾發起活動,用3D投影的方式在原址重現佛像。阿齊米攝
重建大佛,還是讓洞窟警示後人?
巴米揚城古代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是連接着東亞、西亞和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曾經盛極一時。在佛教鼎盛時期,這裏建造的石窟佛像藝術精美、香火旺盛,其周邊還建有城堡和碉樓。
然而,如今巴米揚石窟羣的現狀令人痛心遺憾。2018年曾赴巴米揚考察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先堂説,因缺乏良好有效的保護和管理,巴米揚石窟羣現在已“百孔千瘡”,大量洞窟塌毀,洞窟中塑像蕩然無存,壁畫僅存少量小塊零星殘跡。
被毀後大佛的命運,在20年後的今天依然沒有定論。阿富汗中央政府和巴米揚省政府都主張重建大佛, 除了希望能以此帶動當地旅遊業,還希望能讓巴米揚民眾看到他們心愛的大佛重新站起來。
3月9日,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毀20週年之際,當地民眾當地民眾發起活動,用3D投影的方式在原址重現佛像。阿齊米攝
不過,國際學術界也不乏反對重建大佛的聲音。 張先堂認為,巴米揚大佛被暴力摧毀事件已構成阿富汗歷史的一部分,保留大佛被毀的現狀,本身就可以向阿富汗和國際社會提供歷史警示:不同文明之間如果不能和平包容,將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怎樣嚴重的惡果。
中華文明胸襟廣闊,海納百川,開放包容,其中也吸收借鑑了巴米揚的文明成果。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邵學成告訴記者,我國甘肅省的炳靈寺石窟、榆林窟等洞窟內的多尊大佛,無論是建造年代、製作工藝、還是造像思想都跟巴米揚大佛相似。
阿富汗目前仍戰亂不斷,無論是保護巴米揚石窟還是重建大佛都面臨巨大困難。但不管未來重建與否,巴米揚大佛都永存阿富汗人民心中。
-END-
監製:閆珺巖
記者:史先濤
視頻:奧米德(報道員)
編輯:徐曉蕾 魯豫 錢泳文
剪輯:吳寶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