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周邊一眾國家,地處雪域高原的不丹是一個另類,這個面積比寶島台灣略大的國家,號稱神龍之國,雲中國度,至今仍未與我國建交。
從地理位置上看,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東段南坡,西北部、北部與中國西藏接壤。在唐朝時期,不丹為吐蕃的番薯,直到9世紀才成為獨立的部落,但是一直以來深受藏文化影響。
不丹國土面積不算大,人口75.5萬,僅相當於中國一中小縣城規模。儘管工業文明改變了大半個地球的風貌,不丹仍然安於隱匿在喜馬拉雅山的雲霧中,盡其所能地守住傳統步調,彷彿如世外桃源。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不丹對入境的人口一直採取限流的政策,每年只允許5000名遊客入境。也不建造現代化的機場,就是不希望外來的誘惑使其單純馴服的民風變質。
不丹與尼泊爾一樣都是信仰佛教的國家,幽秘的廟宇,壯麗高古的山景,而且潔淨不染,衞生條件遠勝尼泊爾,但是觀光名氣和收入卻大不如後者。尼泊爾每年吸引國際遊客近120萬人,旅遊收入對GDP的貢獻高達8%以上,創造了100多萬個就業崗位。不丹則就遜色多了,每年來這裏的遊客只有6萬人。在一切向錢看的滔滔濁世中,不丹確實樹立了一個特例。
不丹的旅遊點以首都廷布、舊都普那卡、西部大城巴羅為主。最引人注意的仍屬古老建築、傳統服飾和富麗多彩的面具。此外,射箭是不丹的全民運動,這裏神射手如林,也是不丹唯一參加的奧運會項目。
不丹與西藏相似之處甚多。其宗教源自藏密白教,使用藏文,語言與藏語相通,服飾也酷似藏人穿着。遊客來到不丹,彷彿置身一處大民俗文化村,街頭男女都着鮮豔傳統服飾,腰前袋囊裏置有當地人嗜愛的檳榔和小刀,隨手切割一塊送入口中,神情快活滿足。
在不丹王國行政區劃中,一共有20個宗。“宗”有政教中心之意,古時候也是抵抗外侮的要塞。首都廷布市有一座於1627年修築的寺廟歷史最久。從外看去,紅白相間的磚壁壯實堅厚,呈現傾斜角度,頂着褐色的木板屋頂。整個工程不用一根釘子,手藝的高超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國小人少,不丹並沒有放棄發展自己的工業。憑藉優越的自然條件,不丹藴藏着豐富的水能資源,2017年,不丹全國發電量為77.3億千瓦時,出口57億千瓦時,主要出口到了鄰國印度。電力出口已成為不丹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每年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收入。
數據顯示,2017年不丹GDP總量約25億美元,人均3400美元,看似收入不高,但是全國百姓醫療、教育等社會服務全部免費,當地百姓日子過得與世無爭,平淡祥和,這才是真正擁抱詩和遠方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