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村人,我爺爺和我父親就是農民,小時候經常去田裏幫忙幹活,所以我來告訴你開荒是一件多麼艱苦的超級工程。開荒是需要全家老小一起上,並且耗費的時間是用年來計算的。
村裏有個我父親的朋友,祖輩是清末逃荒來到這裏,他們的家史就是一段“祖輩血淚紮根史”。為什麼説是“血淚史”,因為他的祖輩是一路討飯來到這裏,從給地主當佃户、扛長工開始,父子倆用了三十年才開墾出一片荒地。而這三十年,他們一共才開墾了17畝。付出的代價就是他的父親不到五十歲,就咳血而死。
中國人對土地的感情毋庸置疑,所以過去的人才會講究“以地看人”,如果你擁有自己的地,哪怕就有半畝,別人也會平等對待你,因為你掌握了那個時代最重要的生產條件。
可是如果你沒有自己的地,那就是屬於流民,別人根本懶得搭理你,因為沒有自己生產出來的糧食,一旦遇到天災,一家老小就有可能餓死,所以跟你打交道沒有什麼意義。土地,就是外人來的投名狀
父親朋友的祖輩在逃荒的路上撿了一個老婆,到村裏後先扛長工,睡的是地主家的羊圈,羊圈是口老窯洞,沒有門,只有有一個破窗。把羊趕到別的窯洞,夫妻倆弄個門糊了窗户才勉強住下。
人安定下來後,想到地主給的待遇,還不如自己開塊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了,只能在這裏紮根,但沒有自己的地是無法融入這個村子的。為此,夫妻倆就從攢錢攢糧開始,到買下這口破窯洞和村後一個沒有水源的丘陵小土包就花了幾十年。(有水源的地方都被人佔了)
從夫妻買下小土包開始,又贊糧食攢錢就花了好幾年,做足了準備才敢開始開荒的第一步。這時候老漢四十歲,帶着兒子去開荒,十年後就活活累死了。
沒下過地,沒開過荒的人不知道開荒是多麼的艱苦。開荒講究集結,春種夏管秋收,正是地裏最忙的時候,肯定抽不開身,要幫地主幹活。偶爾抽空去開沒什麼意義,畢竟草木正盛,今天開了半分地,晚上一場雨,第二天野草又生長了。
而古達豺狼虎豹又多,上世紀五十年代,山上還有狼進村叼走養,除了大型猛獸外,春夏世界的蛇鼠螞蟻毒蟲毒蚊的也不勝其煩,如果不小心被咬上幾口,長包奇癢還好説,不小心染了病才麻煩,輕者費錢,重者斃命。
所以開荒的最好時機是在秋後十月到開春這段時間,地裏的活忙完了,蛇蟲鼠蟻也不見,荒草枯萎,灌木幹了。這時候的荒地能砍能伐,收拾起來相對輕鬆。但問題是,時間有了,糧食怎麼解決?人是要吃飯的,沒吃飯哪有力氣幹活?可是那時候的農民家裏沒有隔夜糧,老鼠進米缸都要抹眼淚,所以想開荒就要準備糧食。提前攢足三個人半年的糧食
窮人開荒首先考慮季節,然後準備好糧食的存量,有多少糧食才能幹多少的活,一旦糧食不夠了,開荒的事就得聽。
為了攢糧,全家三口起早貪黑給地主幹活,給別人家扛活兒,先把一天的吃喝掙回來,然後勒緊腰帶,攢了三年才攢夠一缸“開荒糧”。當家裏有糧食了,就可以正式動工了。
很多甚至沒下過田的人,覺得開荒很簡單,只要放一把火把野草燒乾淨就行了。但這是不可能的,火這個東西無法把控,一不小心風把火苗吹的到處都是,引發山火就麻煩了。古代的秸稈很寶貴,一部分用來餵養牲口,一部分作為賦税上繳朝廷,朝廷收集後在分發給軍隊喂牲口。
而老百姓平常的做飯取暖都是靠婦女上山撿柴火,如果山火把山給燒光了,就等於斷了整個村子的活路,這可是造了大罪孽。所以燒地是不可行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撅着屁股刨地吧,當然,這樣的效率可想而知。
如果是在秋天開荒還好説,土層鬆軟,可一旦入冬,土層上凍就麻煩了。一鋤頭下去只有一道白印,震的手發麻,沒辦法,只能換搞頭繼續鑿。遇上灌木老樹根,又得鋸又得砸,還要刨根,那時候可沒有電鋸這樣的東西。全家三口一起上陣,忙活一個冬天,累得半死,就開出一畝地。
但光開出來還不行,小土包地勢不平整,如果來了暴雨洪水帶着高處的土壤往地處氾濫沖刷,就會把莊家淹沒。所以要把小土包整平坦,把高處的土挖出來,挑着擔子把低窪處填平。所以農村什麼活最累?就是挖土方,在強悍的漢子也要脱幾層皮。
到目前為止,這個程序就是,開了春,花錢租牛深耕一遍,全家上陣用撅頭把地再翻一遍,大塊的土壤打碎,草根清楚乾淨。把晾曬一個冬天的雜草灌木枯葉燒成草木灰,增加土壤的養分,再人力來回耙幾遍,耙的平平坦坦的。
然後在地的四周紮上籬笆,小山包這樣的地方,開出來了十七畝地,四周荒草灌木,周邊的動物非常多,沒有拿東西擋着,一到晚上能禍禍的夠嗆。於是老兩口乾脆在地裏頭搭起了茅草棚日夜看守。地開墾出來了,種點啥?
小山包周圍沒有水源,只能種點耐旱的玉米或穀子,而穀子的產量本來就不高,熟地一畝收成兩三百斤。
這個產量在當時還算是可以的了,民國政府193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山西全省的玉米畝產量平均只有87公斤。這是什麼概念,春天播種,人工點播光種子就要五六斤,因為種子質量無法保證,因此一個窩裏要點兩三粒,確保出苗率。
一家人在地裏忙活了一年,秋後收成為80多公斤,放在一個大缸裏面不到三分之一。而窮人吃肉別想了,但天天干活胃口大,一頓需要吃七八個玉米麪窩頭採購,也就是説這一畝的產量,全家頓頓都喝糊糊也只能堅持兩三個月。
所以開荒第一年,只能先種點種子,產量什麼的就別想了。唯有等到第二年到第三年才能見到真正的糧食,但不管如何,對一個農民來説,有了地在手上,等於未來有了希望。對佃户來説有了地的意義就更大了,這就意味着階級升遷,從此不再是無地的流民,士農工商一份子,受到朝廷保護了。而這一家人也正式在這個村紮根了。
當這畝地開出來了,雖然才一畝,但全村的人開始都有了來往,大家見了當家的也開始客客氣氣,算是正式認可了他在村裏的地位,成了這個村的一份子。這畝地最大的好處就是,開始有媒婆上門提親了,只有在本地結婚成家、生兒育女,這才算生根,才開始延展根系。開荒是什麼,兩代人,三十年,累死一個人
有了地後生活有了底氣,孩子開始談婚論嫁,老兩口去地裏頭住,把窯洞讓出來給孩子用。到了第三代,才有餘錢在旁邊又開了一口窯,第四代接着再開一口,足足用來五代人,他們才從一無所有到變成擁有十七畝地和三口窯洞的普通農民。
小農經濟自產自銷,光是上面這些還遠遠不夠,家裏面還需要挖一口井,有一個磨盤,有一個頭牲口等,種點棉花和麻紡線織衣,養點雞和養,這樣才是正經人家。而這些東西都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和一點點的積累。
流民佃户是在走投無路才去開荒,不然寧原忍着地主的壓迫和剝削,普通人的觀念中保命才是第一。
官府壓榨,地主剝削,大户欺負什麼的,比起活命來這都不算什麼事。好死不如賴活着,總比幾代人開墾了17畝地,咳血而死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