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有些家長也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上學了,而且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那樣孩子一定能成才。
其實,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
這4件事,父母越幫忙,孩子越受累!
1、幫孩子做決定
許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聽話,要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但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乖,相反,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培養小孩的目標。
身為父母,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很重要,也要鼓勵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始終保持興趣,堅持夢想,孩子才能掌握人生的動力,願意努力奮鬥。
在我看來,家長應該隨着孩子的長大而逐漸放權。
放權會培養孩子的自信,在信賴中長大的孩子會相信自己,以後也會相信別人。在放權的環境中長大,孩子也會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深具責任感。
2、幫孩子料理生活
如今,獨生子女常常維繫着一家、甚至兩代人對後代的全部期望,因而,產生了特別的關愛心緒、甚至是過度的溺愛情感,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這種心緒和情感理應深埋在心坎裏,過分地表現在語言、行為上可能對孩子的教育只會有害而無益。
很多父母好心插手、料理孩子的生活,安排妥當其飲食起居,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懶惰,貪圖安逸。
作為家長,不能把孩子的教育當作自己家的私事。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溺愛孩子,這是自私和短視的行為,是缺乏社會責任心的行為。
3、幫孩子遠離困難
“鏟雪車式”家長通常籌備得很早,孩子出生前就把孩子排在精英幼兒園的等候名單上,並想辦法確保孩子從此青雲直上,一路平坦。
他們為孩子們上大學掃清道路,同時保護他們免受這個過程中的任何困難、風險和潛在的失望,不惜跨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事實上,讓孩子遠離困難的最大前提,就是教會孩子直面困難。父母應該站在孩子身後,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這樣他才不會退縮。
父母必須學會放手,不斷磨練孩子的意志,開拓孩子的心境與視界,強化挫折教育,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才能迎接未來人生的風風雨雨。
4、幫孩子認識社會
我們認識的社會是殘酷還是温暖,不取決於社會,而取決於父母給孩子心中種下什麼樣的種子。
一些家長,看過了社會的殘酷,對着孩子也特別強調社會的冰冷與殘酷。
家長幫孩子認識社會的最壞後果,就是孩子根本無法立足社會。
我們不用抱怨教育體制抱怨社會黑暗,父母的自我改變、成長就是給孩子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最終標準,父母千萬別替孩子代勞。
現實殘酷還是温暖,不取決於社會,而取決於父母如何看待並對待自己的孩子。
在未來的育兒路上,父母應該在尊重的前提下,和孩子有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幫助孩子分析利弊,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判斷好壞。因為,父母的“任務”不是讓孩子長成父輩希望的樣子,而是支持孩子們綻放自己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