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痛心!這個“國之瑰寶”面臨滅種危險...保衞戰已打響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綜合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牛肉數量持續增長,預計2020年進口量將突破200萬噸 。在進口不斷擴大的同時,國內的養牛業也在快速發展,在養牛業,有一句行話叫做“母牛好好一窩,公牛好好一坡”,在2019年的全國種 牛拍賣會上,一頭種公牛居然賣出了二十多萬元的價格

01

存欄量鋭減、精飼料斷頓

肉牛良種繁育中心遭遇尷尬境地

陝西秦川牛業公司是位於陝西省楊凌農業示範區的一家秦川牛養殖場,同時這裏也被政府部門命名為秦川肉牛良種繁育中心。

秦川牛養殖場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中國的黃牛中,有五大黃牛的説法,秦川牛居五大黃牛之首,有國之瑰寶的美譽 。然而《經濟半小時》記者看到,這家養牛場的精飼料已經斷供好幾天了,飼養員只能給牛全部喂粗飼料了。

養殖場顯然遭遇了麻煩。但事實上,這家養牛場在業界的地位舉足輕重,2005年,隨着當地政府對秦川牛保種問題的日益重視,這家養殖場被政府授牌,先後被確定為陝西省農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秦川牛產業化基地等,就是希望在秦川牛繁育保種方面承擔重要的職責。

政府的授牌命名

2005年前後,針對中國本土五大黃牛,各地都有人提出保種,但現在,有些品種已經滅絕。

為了支持秦川牛業公司對秦川牛的繁育發展,從2005年起,不僅國家和陝西省在資金和項目上一直給予支持,楊凌農業示範區也給了多方面的優惠政策。

陝西秦川牛業公司最初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到2010年時,它的秦川牛存欄量達到了頂峯,有3500-5000頭左右,但是10年過去了,這家龍頭企業秦川牛存欄量卻至少比10年前下降了一多半。

原來,與國外品種或雜交牛相比,養秦川牛見效慢。於是,大家都不願意再養秦川牛了。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田萬強

專家認為,面對洋品種和雜交牛的四面圍剿,秦川牛已有滅種危險。一場秦川牛的基因保衞戰或者突圍戰已經打響。

秦川牛要保種,必須要保證足夠的數量規模。陝西省秦川牛原種場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級秦川牛原種場 。然而迫於經濟壓力,他們在今年賣掉了42頭種公牛,目前只剩下最後兩頭成年種公牛

最後兩頭成年種公牛

2019年,在內蒙古烏拉蓋管理區舉辦的全國種公牛拍賣會上,一頭種公牛拍出了24萬元的高價 ,足見種公牛有多麼金貴。

種公牛拍賣會現場

可是,陝西秦川牛原種場今年賣掉的42頭種公牛卻是按照肉牛的價格賣了。樊場長説,這是市場行情,他們也很無奈。

目前,原種場裏能夠參加配種的成年母牛現有140頭以上。而要保證種羣的正常繁育,140頭基礎母牛至少應該配備14頭種公牛,但現在只剩2頭,明顯配比失衡。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田萬強

為避免公牛母牛配比失衡,原種場從外面買了12頭公牛的精液冷凍在一個液氮罐子裏。兩頭種公牛加上購買的12頭牛的冷凍精液,相當於原種場目前養了14頭種公牛。這個數量正好完成了陝西省主管部門十幾年前給他們定的保種最低指標。

液氮罐子

陝西省農牧良種場秦川牛原種場場長 張金川

02

科研人員奮起直追

本土種牛品種改良任重道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昝林森一直從事肉牛奶牛遺傳改良、生物技術育種、健康養殖和產業化工程方面的教學、科研和技術推廣,他的視線從來沒有離開過秦川牛的保種工作。作為五大黃牛之首,如今四面楚歌,昝林森心急如焚。值得欣慰的是,在2010年,昝林森團隊的科技攻關終於取得階段性突破,培育出了新品系秦川牛

昝林森

提高肉牛生長速度的一個辦法是像洋品種那樣用精飼料餵養,但是,昝林森認為,這條路子不適合中國。

昝林森認為,耐粗飼的秦川牛正是適合中國發展的肉牛品種。昝林森團隊培育出的秦川牛新品系肉牛經過選育改良,在與洋品種的正面交鋒中,已經走出關中,在西北地區打開了一條突圍的通道。

昝林森團隊培育出的秦川牛

秦川牛的突圍雖然找到了突破口,但昝林森認為,本土黃牛保種事關產業安全,為避免過度依賴引進和進口被卡脖子,急需加強頂層設計。

半小時觀察:核心突破 牽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

近年來我國肉牛育種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良種覆蓋率低、品種對外依存度高等問題仍制約着肉牛種業的發展。保護優質的種業資源並對其進行優化改良,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種業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是整個農業產業的“芯片”,更是直接關係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牛鼻子”。我們期待着,在這個核心領域能夠早日取得突破,給產業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責編:李瑩瑩

【來源:央視財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