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對中國經濟影響如何?智庫報告提出應審時度勢、化危為機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俄烏戰爭爆發已近一月。在戰事和經濟制裁等連鎖反應下,世界股市、匯市、原油、糧食和有色金屬期貨市場隨之反覆震盪。衝突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哪些衝擊?受俄烏戰爭影響,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面臨哪些變化,又該如何應對?全球化智庫(CCG)日前發佈最新研究報告《烏克蘭危機對全球供應鏈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下稱“報告”),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全球經濟受到負面衝擊已成共識

  報告由CCG秘書長苗綠策劃、CCG高級研究員何偉文主筆,內容總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詳細數據列舉和分析指出,在這輪動盪中,全球各主要股市均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作為重要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則相應地出現了上漲。在匯市上,歐洲主要貨幣英鎊和歐元對美元比價也出現了下跌。人民幣對英鎊和歐元匯率上升,但對美元匯率在震盪後有輕微下跌。

  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由於衝突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使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了供需錯位,引發原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和部分半導體原材料價格上漲。同時,全球糧食價格也因為俄烏衝突出現了大幅上漲。

  報告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本次衝突對俄羅斯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報告援引各方研究數據認為,俄烏衝突將造成俄羅斯2022年經濟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並伴隨較高的通脹。

  在全球範圍,一段時間之內,國際資本因避險考慮,將會湧入美國資本市場,引發發展中國家出現國際收支困難和債務問題;能源價格將會保持高位;在糧食市場,因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貿易難以開展、烏克蘭部分地區因戰事無法展開春耕這兩重影響,全球糧價將會走高,並可能出現長尾效應,延續到今年年底或明年春季。其餘受一定程度波及的,還包括有色金屬、半導體、航空航天和汽車等產業。全球經濟受到負面衝擊已成共識,但影響程度仍有待分析。

  烏克蘭危機的三種可能結局

  報告在第三部分分析了烏克蘭危機的態勢、本質和可能結局。報告指出,烏克蘭危機是地緣政治板塊不斷衝撞、危機動量長期積累終於爆發的結果。它的本質,既包括美國霸權需要驅動北約擠壓俄羅斯安全空間,也有俄羅斯從傳統地緣政治觀觸發尋求在周邊建立“緩衝地帶”等因素,因此很難迅速平息,也很難淺層次平息。在這場危機中,俄羅斯、烏克蘭和歐洲都遭受了巨大損失,歐洲地緣政治格局將發生戰略性改變,美國則收穫了相應的戰略收益,其對歐洲的控制地位得到強化,國內軍工複合體獲得了可觀利潤。

  着眼於短期,報告預測了烏克蘭危機的三種可能結局——

  其一,在國際社會的持續斡旋下,在中、法、德、土參與調停的情況下,俄烏雙方在較短時間內停火。雖然可能並未解決全部問題,但戰事緩和下來,雙方繼續談判,談判將持續較長時間。期間打打停停,最後達成全面和平協議。這種結果最理想,也存在現實可能性,但需要經過艱難的努力。

  其二,隨着戰爭烈度和深度的延續,烏克蘭政府與俄方達成協議,雙方在官方層面達成停火。普京的戰略目標基本實現,這意味着戰爭將不再延長。這種可能性存在,但鑑於目前的戰場形勢和美國、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大力支持,俄方要達到目的有一定難度。

  其三,雙方相持較長時間,持續數月、半年甚至更長。由於俄烏之間的矛盾未能解決,戰事延伸甚至可能導致周邊國家捲入,或者決策者出現非理性決策情況。

  對中國經濟負面影響可控

  報道在第四部分分析了俄烏衝突對中國的影響。報告認為,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可能波及中國企業,中方面臨生產成本價格上升和中俄貿易承壓的情況。這些情況隨着戰事延伸將會變得更加嚴重。不過,儘管外部衝擊會給中國經濟帶來較為廣泛的影響,但由於中國經濟韌性較強,相關負面影響處於可控範圍內。

  俄烏兩國對中方均保持良好關係。歐洲國家對中方未“譴責俄羅斯”有一定不滿,但希望依託中國緩解經濟困境。中方企業應考慮對俄業務開展的方式。同時,中方可以考慮將中歐班列因制裁中斷的可能性納入考量範圍,積極尋找替代方案,例如尋找其他線路替代,或者強化海運,並對物流成本進行重新核算,優化中歐物流的路徑。

  由此,報告在最後一部分提出,中方應審時度勢、化危為機,爭取更大發展機遇。報告認為,目前俄烏危機仍有通過談判調停出現緩和的可能,中方可與聯合國五常、烏克蘭、歐盟等一起,構建多方會談機制,促成雙方停火。同時應注意到危機對歐盟、俄羅斯和烏克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問題。中方一方面可冷靜、審慎地保持並發展與俄烏的正常貿易關係,另一方面積極加強與歐盟的溝通,尋求擴大與歐盟成員國的貿易聯繫,尋求推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審議解凍。在中美關係上,中方亦應保持對話與合作,尋求穩定的中美關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13 字。

轉載請註明: 俄烏衝突對中國經濟影響如何?智庫報告提出應審時度勢、化危為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