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捅“馬蜂窩”:耶路撒冷新觀察

特朗普自2017年12月6日宣佈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之後,除了以色列示好外,眾多國家紛紛表示抗議。阿拉伯世界國家幾乎清一色對特朗普的狂言表示反感,就連美國的重要盟友歐盟,也公開反對特朗普的決定。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表示,特朗普的做法對於中東地區有百害而無一利。巴勒斯坦大使認為,這是美國“自取滅亡”之舉,是對以色列、巴勒斯坦兩國解決方案的致命一擊。巴勒斯坦民眾認為,美國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是一個“挑釁”行為。

連日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伊朗、巴基斯坦等穆斯林國家爆發了針對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馬來西亞的穆斯林民眾在美國大使館前焚燒特朗普畫像,示威者高喊:“真主偉大”,宣稱要幫助巴勒斯坦的穆斯林民眾。美國擔心發生意外,在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城市泗水關閉了領事館。

特朗普的狂言對於非當事國來説可能只是遊行抗議,但對於巴勒斯坦來説無異於致命一擊。作為飽經戰爭洗禮的巴勒斯坦,對此事絕不會保持沉默。為了表達對特朗普做法的不滿,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眾將當地時間週三至週五(2017年12月6~8日)定為“憤怒三日”,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耶路撒冷爆發了針對美國及以色列的大規模示威遊行,以色列部隊、警察與穆斯林民眾之間發生暴力衝突,憤怒的民眾用自制的燃燒瓶、石塊等攻擊以色列軍隊士兵、警察,以色列軍隊士兵、警察則用催淚彈和橡皮彈等回應遊行民眾。加沙地帶也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行動,由加沙地帶發射的3枚火箭彈飛向以色列國境,雖然火箭彈未擊中任何目標,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襲擊也導致以色列多地拉響防空警報。隨後,以色列發起報復行動,動用坦克、飛機摧毀兩處加沙地帶哈馬斯組織的哨所,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巴以和談希望已成泡影。這一事件,已經導致巴以雙方對立加劇。

2017年12月18日,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表決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決議草案,決議草案由埃及起草,旨在推翻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其表決結果為14:1,美國投下惟一否決票。

按照《聯合國憲章》規定,中國、法國、英國、美國、俄羅斯五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具有特殊表決權,即所謂的“否決權”。也就是説,在由15個理事國組成的安理會中,如果5個常任理事國中的任何1個常任理事國投了反對票,決議或決定就不能通過。美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投下否決票,致使耶路撒冷地位問題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安理會表決剛結束,巴勒斯坦外交部長就急忙尋求召開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聯合國大會決議與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有所不同。前者具有政治影響力,但沒有法律約束力;後者具有強制性,相關國家必須接受並履行。儘管如此,巴勒斯坦官方還是東奔西忙,最終促成聯合國緊急特別會議的召開。

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特別會議,對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結果以128票贊成、9票反對、35票棄權通過決議。決議認定任何宣傳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和行動無效;決議要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通過談判決定耶路撒冷的地位。雖然聯合國大會的決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壓倒性的贊成票充分説明了國際社會的意願,其政治影響力巨大。

耶路撒冷地位問題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分歧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爭以後佔領了東耶路撒冷,宣佈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而且是“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以色列也一直把耶路撒冷作為自己的首都運作,耶路撒冷駐有以色列所有的主要政府部門。巴方則堅持要求把東耶路撒冷作為巴勒斯坦首都。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擁有主權,很多與以色列有外交關係的國家把使館設在特拉維夫,而非耶路撒冷。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是,耶路撒冷地位須由巴勒斯坦與以色列談判確定。然而,特朗普一反常規,宣佈關於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後,引發多國抗議。就連美國的盟友土耳其也公開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無視美國“秋後算賬”的警告,寧可不要美國的美元,也決不向美國屈服,理直氣壯地投了贊成票。

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一招,是美國多位總統都不曾走出的一步險棋。特朗普為什麼會鋌而走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特朗普是打着“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上台的,需要一個“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理由。他不擔心中東陷入新的動盪,他需要為美國塑造一個“靶子”,激勵美國民眾的鬥志,增強向心力、凝聚力。為了重振美國,特朗普不惜“劍走偏鋒”。中東地區越亂,沙特、約旦等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國,為了維護自身安全,很可能會加大對美國的依靠,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將會進一步得到強化。

自1980年以來,美國否決了所有涉及以色列定居點的安理會決議,以色列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盟友,被視為“中東橋頭堡”。但在2016年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卻投了“棄權票”,讓以色列感到美以關係30多年來進入最低點。

特朗普上台後,一直想努力恢復同以色列的關係,奪回“中東橋頭堡”,特派其女婿庫什納以白宮高級顧問身份訪問以色列。對於特朗普來説,更重要的是要保證美以關係將來“經久不衰”,因此必須夯實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加強與以色列的關係,可以更好地結成反伊朗同盟,鞏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1996年簽署了國會通過的“耶路撒冷使館法案”,承認以色列首都為耶路撒冷,要求政府於1999年5月31日前將美國使館設立在耶路撒冷,但允許總統出於國家安全利益考慮,推遲該期限,並須每6個月向國會通報一次。

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國內反對特朗普的聲音一直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獲得更多利益集團的支持。為了兑現其競選期間的一再承諾——美國必須將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他終於口出此言,正式承認以色列首都為耶路撒冷,此舉可拉攏美國國內猶太金融利益集團,贏得保守勢力和親以勢力對他的信賴,獲得美國國內親猶太政治力量的支持。

特朗普之所以承認色列首都為耶路撒冷,另一原因是他時常將耶路撒冷比作一座聖城,他曾虔誠地在哭牆下禱告。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哭牆長約50m,高約18m,由大石塊築成。猶太教將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其教徒至該牆必哀哭,以表示對古神殿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該石牆被稱為哭牆。

耶路撒冷麪積約176平方公里,由位於東耶路撒冷的老城和西部的新城兩部分組成。其中,老城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這小小的1平方公里卻被稱為三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神聖場所。

對猶太教而言,耶路撒冷是世上最神聖的土地。約3000多年前,大衞王定都於此,建立了希伯來統一王國,開始了猶太人的興盛時代。這裏曾是猶太教聖殿,聖殿山和哭牆皆坐落於此。因此,該地成為猶太教的發展中心。

對基督教而言,耶路撒冷是耶穌受難之地,耶穌在此地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埋葬,他死後3天覆活,40天后昇天。耶穌聖墓大教堂坐落於此,這裏已成為基督教的聖地之一。

對伊斯蘭教而言,耶路撒冷是他們的第三大聖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耶路撒冷轉入穆斯林的管轄之下。相傳,先知穆罕默德受到召喚,從麥加乘天馬到達耶路撒冷接受天啓,並於黎明前返回麥加。金色圓頂清真寺坐落於此。穆斯林稱金色圓頂清真寺為高貴聖殿,猶太人和基督徒稱其為聖殿山,歐洲遊客稱其為奧馬爾清真寺,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標誌之一。

這是一座特別的城市,也是一座苦難的城市。十字軍東征時,曾於1099年攻佔該城,建立了近一個世紀的耶路撒冷王國。1187年,穆斯林又擊敗十字軍,收復耶路撒冷。從16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它又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在這裏,歷史、宗教和政治紛爭相互糾纏滲透,使耶路撒冷局勢長期以來尤為複雜敏感。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分別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問題國際化,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因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所引起的矛盾衝突爆發,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耶路撒冷被分為東、西兩區。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東耶路撒冷被以色列佔領。1980年,以色列單方宣佈耶路撒冷為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佈耶路撒冷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國首都……。

歷史的紛爭和戰爭的瘡痍對這座所謂的“聖城”傷害得遍體鱗傷,特朗普的狂言進一步加劇了中東地區的矛盾,人們期待着真正將耶路撒冷變為“和平之城”。

編輯/曾振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3 字。

轉載請註明: 特朗普捅“馬蜂窩”:耶路撒冷新觀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