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由統到分” 如今“由分到合” 上塘又見“紅手印”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10月10日,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15名幹羣在一張契約上鄭重摁下紅手印,他們分別以土地、資金、技術等入股,聯手栽植2000畝碧根果,同奔農業現代化。

一紙“紅手印”,再次見證了墊湖人的闖勁。

1978年下半年,原墊湖大隊社員任孝幹、蘇道永等人“私下”將集體260多畝土地包產到户,首開江蘇農村“大包乾”先河。墊湖村由此被譽為“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

然而,在改革開放和“三農”發展大潮中,上塘人一度掉隊了。2008年,上塘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僅3572元,墊湖村成為省定經濟薄弱村。“一夜跨過温飽線,卅年未過富裕坎。”當年“大包乾”發起人之一、現年81歲的蘇道永感慨,“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大夥兒心裏憋屈”。

痛定思痛,上塘人特意複製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當年“大包乾”摁滿紅手印的契約,掛在紀念館以自勵,並多次組團外出學習,下決心邁開新一輪農村改革創新步伐。

不久,墊湖村全村1.2萬畝土地全部流轉。通過土地整合,讓貧地變良田,引來30多位種田大户規模經營現代農業。同時,按照“拆舊建新、不佔耕地、羣眾自願、分期建設”的原則,實現全村農民100%集中居住。村裏還建設了創業園,招引20多個“三來一加”及工業項目入駐,讓800多村民在家門口“拿工資”。

由“分”到“合”,村民們對新一輪改革非常認可。種植大户周茂章説:“我承包了300畝整塊連片土地,通過科技運用和機械化操作,一年下來收益比過去單家獨户種田增加20多萬元。”

上塘鎮黨委書記許付軍説:“上塘鎮完整參與了1978年以來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每個階段,兩張‘紅手印’,見證了改革偉力,上塘人有勇氣把改革創新精神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

2020年,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要求宿遷市“要把改革創新的基因注入現代化,譜寫新時代‘春到上塘’的傳奇”。會後,宿遷市委“十四五”首個常委會會議在墊湖村召開,專題研究部署改革創新工作。

2021年,墊湖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6.7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570元。墊湖村先後獲評為江蘇省康居示範村、江蘇省生態村等,村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目前,我們正在洽談推進‘高校+集團+農村’合作模式,深耕現代農業。”墊湖村黨委書記周磊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25 字。

轉載請註明: 昔日“由統到分” 如今“由分到合” 上塘又見“紅手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