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時代之變,我們必須有更多“近快戰法”
■井延坡
近日,陳薇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始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2020年4月13日,陳薇(前左二)向志願者講解疫苗知識。新華社發(張振威 攝)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生物安全防禦領域,而且是守護國家安全的一道精神盾牌。就像病毒會發生變異,戰爭模式、戰爭手段的變化也日新月異。縱觀21世紀戰爭風雲,從阿富汗戰爭中的“網絡中心戰”,到伊拉克戰爭中的“快速決定性作戰”;從敍利亞戰場上集常規軍事手段與非常規軍事手段於一役的混合戰,到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衝突時大放異彩的無人機,新技術不斷迭代,新戰法層出不窮。
戰爭最無情,任你過往如何輝煌,稍有懈怠便會落後於時代;戰爭也最公正,一切憑實力説話,勝就是勝、敗就是敗。面對時代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科技之變、改革之變,真正肩負起保家衞國的職責使命,我們必須做到“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既能對已露崢嶸的戰爭模式應對自如,也要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戰爭態勢防患於未然。
前蘇聯經典話劇《前線》,曾塑造過“戈爾洛夫”這一經典形象。戰功顯赫的老將軍戈爾洛夫自稱“不是理論家,而是一匹老戰馬”,總是沉醉於過往榮光和陳舊經驗,沒有跟上戰爭形態的迭代,更沒有學習新戰爭理論和軍事文化的意願,最終在戰場上丟盡顏面。思想觀念上的落後,往往一半來自傲慢,一半來自懶惰。傲慢讓人迷失方向,懶惰則讓人遲滯不前。在分秒必爭的戰場環境下,迷失與停滯,不僅意味着與勝利擦肩而過,更意味着要被對手的鐵蹄碾得粉身碎骨。
人民軍隊90餘年的征程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離不開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廣大指戰員既在教室裏學理論,更在戰場上學打仗,他們始終將目光聚焦於變幻莫測的戰場,鋭意進取、矢志創新,充分發揚軍事民主,把理論吃透、用活,一切為了打贏。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蔣軍U-2高空偵察機頻繁入侵我國領空。這是當時世界上飛行高度最高、性能最先進的偵察機,它的偵察範圍可覆蓋整個中國大陸,而當時全中國只有三個能上陣的地空導彈營和三架從蘇聯引進的導彈發射器。
面對四處遊走的敵人,“守株待兔”肯定不行。人民空軍決定出奇制勝:將我軍游擊戰的傳統戰法用於防空作戰,把固守在北京的地空導彈營拉出去機動設伏。
把主要用於要地防禦的半固定式導彈拉出去機動作戰,這無疑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創舉,而事實證明,想要制勝戰場就是要多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新舉措。1962年,經過2個多月的“潛伏”,嶽振華帶領地空導彈二營在江西擊落大搖大擺入侵我國領空的U-2高空偵察機。
U-2 高空偵察機殘骸。(來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官網)
此後,敵人在U-2上加裝了電子預警系統,只要一偵測到我軍地空導彈的雷達信號,不到1分鐘就能揚長而去。而按照蘇軍教程規定,使用地空導彈完成射擊需要15個戰術動作,經過蘇軍長期實驗測定,從雷達開機到射擊,需要8分鐘。理論上説,擊落U-2是不可能的。
可在嶽振華心裏,權威的“8分鐘”卻沒那麼權威。從戰火中成長起來的他,心中很少有那麼多“條條框框”。面對新情況,嶽振華回想起革命戰爭中的一句經典作戰口令——“讓敵人靠近點,再靠近點”。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閃現:等敵機離近了再開雷達。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嶽振華帶領全營官兵認真鑽研裝備性能,跳出成規的束縛,把10個戰術動作放到了打開制導雷達天線之前,大大縮短了雷達開機到導彈發射的時間。對剩下的五個動作,他們一個一個地認真分解,減掉一切不必要的過程,把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口令都精簡到極致。一次次測算、一遍遍推演,“近快戰法”應運而生。
然而,這種明顯違反教案的打法,剛一提出就受到了眾多質疑。據嶽振華的戰友陳輝亭回憶,當時有人説:“你嶽振華碰着運氣好,打下兩架飛機來,……我看你出不了風頭,卻要栽個跟頭!”
當時,一發導彈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一架米格-15殲擊機。如果放了“空炮”,代價不菲。
面對壓力,嶽振華沒有放棄,經過戰友們深入分析、精密計算、反覆訓練,“近快戰法”已然爐火純青,絕不是他們一拍腦門的“想當然”。
能不能打贏,是檢驗戰法的唯一標準。1963年11月1日,江西上饒,二營在8秒內完成了被許多專家認為至少需要8分鐘的動作,乾脆利落地擊落敵軍的U-2偵察機。蘇聯專家難以想象,自己平時嚴格執行的操作教令被中國軍人改得如此完美,如此貼近實戰。
1964年7月23日,毛主席等接見英雄二營營長嶽振華及全體官兵。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這是一場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被譽為“科學的春天”。會上,來自於基層官兵的“近快戰法”榮獲一等獎。
時至今日,帶着導彈打游擊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當年戰功赫赫的功勳裝備也擺進了史館,就連曾經大放異彩的“近快戰法”,也很難在智能化戰場上“一招鮮吃遍天”。但是,“近快戰法”背後,那股不唯權威、實事求是、大膽革新、小心求索的創新精神,永遠是強軍路上鋭不可當的鋒刃。
時移事變,唯有不斷創新,方能百戰不殆。而創新的根本,在於有一大批能夠在關鍵時刻打破陳規、一錘定音的創新型人才。歷史反覆證明,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是推動戰爭進程、打破戰爭僵局、創造戰爭奇蹟的核心力量。人才興則軍隊興,強軍事業呼喚創新型人才,而人才在哪裏?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韓愈的《馬説》寓意深遠。創新型人才是強軍事業的寶貴財富,而搭建起能夠讓創新型人才大展拳腳的舞台則更為可貴。“U-2終結者”嶽振華的威名,離不開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的鼎力支持。一方面,要做好正向激勵。打下敵機後,劉亞樓上將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對嶽振華説:“不要錢,那個看不出來,要‘豆’(軍銜上的星)!”另一方面,要真正為想幹事的人撐腰。放“空炮”的成本固然高昂,但空軍各級領導並未因此強制嶽振華選擇更為穩妥的戰法。
有探索就難免有失誤,對一時失利的容忍是激勵創新的必要條件。因循舊例固然難出錯,可更難出彩。何況,對於一支軍隊來説,拒絕改變所要付出的代價,往往比一時的行差踏錯更為沉重。
94年崢嶸歲月,我軍從跟跑到接近並跑,取得無數輝煌。向着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前進,當山頂在望時,我們是否做好了領跑的思想準備?我們能否在前人的肩膀上邁出跨越性的一步?強軍興軍偉大征程需要更多“從0到1”的創新突破,而創新的根本在人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的目光必須投向下一個100年,轉變思維模式,聚焦時代所需,讓更多“嶽振華”在新時代的大舞台上開創更多的“近快戰法”!
(執筆:馬嘉隆、趙鐳餉、李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