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中國曾經以低成本製造業,長期佔據“世界工廠”地位,但是隨着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製造業正在逐漸變得昂貴起來。中國正在經濟結構轉型,漸漸退出那些低技術產業、低附加值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很多工廠已經大批遷移到了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其中以印度發展最為迅速。許多專家猜測,認為印度有可能是下一個“世界工廠”。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當然,世界專家矚目印度不是沒有原因的,想要成為“世界工廠”,需要有一些先決條件,這些先決條件,印度多已經具備。
第一:想要成為“世界工廠”,要有龐大的領土面積和眾多的人口數量。
成為“世界工廠”必然會誕生數目龐大的工廠,這其中以勞動密集型產業、低技術產業居多,自然需要大量勞動力和技術人員。印度土地面積298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3.5萬平方公里,人口13.24億,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高達200萬人以上。因此,印度無論在人口數量還是土地面積上,均優於世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可滿足眾多企業勞動力、技術人員、廠房土地的需求。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第二,想要成為“世界工廠”,還要具備良好地理條件。
印度發展工業、交通條件良好。一方面,印度處於熱帶地區,一年四季皆可開工,不會產生俄羅斯那樣,因冬季寒冷漫長,出現無法開工的窘態。另一方面,印度地形較為平坦,三面環海,港口眾多,對內、對外交流十分便利,有利於鐵路、水運、公路、管道、空運等交通運輸網絡建設。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第三,印度洋沿岸,自古就是世界貿易的中心地區。
印度洋北部沿岸自古就是海上貿易的中心地區,印度位於亞歐大陸中間位置,南臨印度洋,東側是東亞、東南亞,西側是中東、非洲、歐洲,北側是中亞、俄羅斯,市場距離較短,進出口資源、商品十分方便。因此,印度產品的時效性和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保證。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綜合來看,在中國製造業成本提升,“世界工廠”地位下降的同時,包括富士康、小米、華為等中國企業在內的眾多國際企業,紛紛宣佈在印度投資設廠。似乎印度已經具備了工業大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那麼印度,真能崛起為新的“世界工廠”嗎?筆者看來未必,印度工業大發展極有可能,但是印度想要成為“世界工廠”恐怕很難實現。
1,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在被機械化的工廠取代。
世界雖然產生了工業轉移的趨勢,但是,隨着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成長,機器人技術正在突飛猛進,而且,印度的勞動雖然豐富,但文盲比例過於龐大,勞動力素質整體水平較差,印度的人力優勢,極有可能被高速增長的機器人技術超越。因此,印度成為“世界工廠”的夢想,很可能被機器人終結。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2,印度缺乏完整供應鏈條和市場規模。
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與中國市場體量不無關係。全世界,只有中國既有十分完整供應鏈,又有龐大的市場需求,這點任何國家替代不了。
印度消費能力低,市場規模太小,若是成為“世界工廠”必然過於依賴出口。產業鏈並不完整,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週期卻拉長了,這樣的產業鏈根本無法支撐“世界工廠”地位。綜合來看,印度與距離中國很近、人口眾多,依賴中國產業鏈的東南亞地區相比,競爭能力反而降低了。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3,最重要的是,目前中國正在推行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目的之一就是輸出中國過剩的產能和部分產業,隨着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正在向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泰國、越南、馬拉西亞等等國家進行產業輸出。
這些地區不僅有中國幫助其發展交通,人力成本也十分低廉,許多國家還有中國產業鏈支持,因此,印度想要成為“世界工廠”,恐怕還要面對眾多國家的競爭與挑戰。即使印度僥倖成為“世界工廠”,恐怕質量也要遠遜於中國這個“世界工廠”。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5 字。

轉載請註明: 印度會成為“世界工廠” 恐怕有點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