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貨等3個月,展車都賣空了!”新能源車銷售太火爆,仍存漲價可能,車企喜憂參半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廣州等地多個新能源汽車4S店。在車企漲價預期下,3月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成都一家北汽新能源的4S店裏,展車都賣空了。
新能源車企卻有喜有憂,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生產訂單,一方面卻面臨着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短缺、供應鏈不穩等難題。多重壓力之下,新能源車企正通過降成本、穩定供應鏈等多種方式積極應對。
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
雖然家裏已經有一輛日產的小轎車,但湖北襄陽的宋濤3月又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他選擇的是比亞迪宋。“我剛換房,小區的車位配有充電樁,充電方便,每天我回家就把車充上電,100多公里的續航足夠我在襄陽市內通勤。”説起新買的車,宋濤非常滿意。
在油價一路上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凸顯。在成都的一家長安新能源4S店裏,展廳裏空蕩蕩的,展車在3月剛賣出。該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去年,我們門店一個月平均銷售100多輛新能源汽車,今年3月銷售了200多輛。3月銷量之所以大增,是客户要趕在漲價前下單。因為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廠家生產已經供應不上銷售了。現在下單,提貨得3個月後。一些客户等不及,就直接買了展車。”
3月31日,長安新能源宣佈對奔奔E-Star國民版多彩款價格進行調整,4月1日零時起該款車型官方指導價上調4000元。
不僅是長安新能源,近段時間以來,特斯拉、比亞迪、理想汽車、蔚來等均對旗下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進行了上調,上調幅度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作為小康股份與華為跨界合作的新能源汽車AITO問界M5,5月將迎來價格上調。在成都一家AITO的4S店裏,銷售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個車型下個月要漲價1萬元左右。現在下單,提車時享受漲價前的價格。”
中汽協4月11日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46.5萬輛和48.4萬輛,環比增長25.4%和43.9%,同比增長均為1.1倍,市場佔有率達到21.7%。
多重壓力加身
目前,新能源車企承受着多重壓力,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短缺、供應鏈不穩等。展望新能源汽車的後市,業內人士認為,存在繼續漲價的可能性。
在新能源車企發佈的提價函中,均提到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理想CEO李想近期微博發文稱,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幅度“非常離譜”。
上海鋼聯發佈數據顯示,4月13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49.5萬元/噸,而2021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僅為5萬元/噸左右。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表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成本佔整車成本的40%-50%。從去年至今,電池上游的碳酸鋰、六氟磷酸鋰、鈷的價格漲了數倍,加之PPI偏高,導致鋼鐵、有色等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整車材料價格也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帶動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的價格上漲,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廠商數次提高供應價,因此下游汽車整車廠商也提高價格以傳導成本。”
除原材料漲價外,芯片短缺和供應鏈的不穩定也是目前車企遇到的難題。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一季度芯片影響我們4.2萬輛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稱:“前一段時間,我還連續到零部件企業去要零部件、芯片。”
4月9日,蔚來汽車官方APP發佈關於近期生產與交付情況的説明,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於吉林、上海、江蘇等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停產,目前尚未恢復。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產已經暫停。
展望後市,王梅婷表示:“從未來趨勢看,由於全球大宗商品短缺和供應鏈不穩定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鋰礦鈷礦的供應缺口尚未收斂。新能源汽車價格仍可能上漲。”
多措並舉保生產
面對行業挑戰,車企通過控成本、穩供應鏈、拓上游等多種方式積極應對。
作為國內供應鏈最完整的大型汽車集團,廣汽集團在穩定供應鏈以及成本控制上面有着優勢。公司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積極消化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儘量將電池、芯片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降到最低。此外,廣汽集團還圍繞芯片、智能網聯、新能源三大方向加強了投資佈局,推動產業鏈補鏈強鏈。
比亞迪的應對策略是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如果説純電動車重點解決了增購需求,那麼插電混動則有效解決了更多家庭首購和換購需求,對龐大存量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明顯替代效應。插電混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變革相對温和,有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實現從燃油車到純電動車的平穩過渡。”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説。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吳微表示:“‘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是長期趨勢。結合今年油價高位運行的因素,新能源汽車全年有望延續一季度的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