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近日宣佈終止實施超過三年的“中國行動計劃”,承認該計劃損害了美國對全球頂尖人才的吸引力。過去四年該計劃實施所帶來的“寒蟬效應”,為中美之間正常的科技交流與合作豎起了一道無形的幕牆。該計劃為何突然中止?後續是否還會有其他類似計劃出台阻礙中美科技交流?
這是2020年10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司法部大樓。新華社發(沈霆攝)
備受詬病的“中國行動計劃”
眾所周知,“中國行動計劃”於特朗普當政時期由美國司法部推出,其矛頭直指在美國工作的華裔科研人員,或者與中國有交流合作的美國科學家。根據此前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中國行動計劃”總共起訴了148人,其中只有40人或自己認罪或被判有罪,64%的案件尚在審理中,95人仍面臨指控。而這148人中,88%的被告是華裔或者華人,包括今年1月剛剛被司法部撤銷所有指控的知名華人科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陳剛。
這是2020年7月14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拍攝的哈佛大學校園。新華社發
在相當一部分案例中,涉案人員均被指控沒有向僱主或資助機構披露其與中國科研機構的聯繫,或者隱瞞了從中國獲得研究資助以及薪酬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絕大多數此類案件中,並無證據表明由於這種交流和合作的存在,而導致了科研乃至商業機密的泄露。這也是為何全美各大學近2000名學者聯名致函司法部長質疑該計劃,192名耶魯大學教授聯名致函司法部長,認為該計劃存在根本性缺陷,20多個亞裔團體聯名致函要求停止該計劃的原因所在。
2月25日,美國《科學》雜誌發表陳剛的評論文章,詳述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同日,《科學》雜誌主編霍爾登·索普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題為《“中國行動計劃”必須結束》的評論,明確指出:“(該計劃實施)四年後,幾乎沒有證據表明,被發現的非法活動的數量值得為運營該項目付出代價,也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實際的商業秘密被過早地轉移到了中國。”
“中國行動計劃”緣何中止
應該看到,美司法部所謂終止“中國行動計劃”,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其並未達到名義上宣傳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從科學界到民間的普遍反感。另一方面也恰恰是基於過去四年該計劃實施所帶來的“寒蟬效應”,為中美之間正常的科技交流與合作豎起了一道無形的幕牆,從而在事實上達到了阻礙中美科技界知識流動的目的。
但正如索普所指出的,這一計劃帶來的最大危害是對科學事業本身的傷害,是對科學家信心乃至科學信念的打擊。索普強調:“科學進步依賴於協作,依賴於招募最優秀的人才來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依賴於把這些發現傳播給全世界。因此,將科學作為一項與其他國家優秀人才開展的競賽,作為隱藏着不能廣泛分享的秘密的競賽,違背了科學界的核心價值觀。”
2020年10月20日,人們走過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司法部大樓。新華社發(沈霆攝)
沒有人否認,中國過去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科技上,都是得益於開放和學習的結果,這其中當然包括向美國學習。
但與此同時,美國能夠成為全球科學中心與創新高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集聚了全球最優秀的人才與智力資源。剛剛出版的《2022年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顯示:在全世界範圍內,美國授予了最多的科學與工程(S&E;)博士學位,在美國的科學與工程(S&E;)博士生中國際學生佔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數學及統計學領域一半以上的博士學位都授予了國際學生。在出生於美國境外且具有科學與工程學位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工作人員中,約50%來自亞洲,其中大多數來自印度或中國。
儘管新冠疫情降低了學生的流動性,2020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攻讀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國際學生仍然超過了325000人(相比上一年的406000人有所下降),其中大多數學習工程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和統計學。
“中國行動計劃”之後是什麼?
高度開放和國際化不但給美國帶來了一流的人才和智力資源,多元化並富有活力、創造力的學術共同體,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和豐碩成果。美國作者所著的科學與工程論文在全世界被引用頻率最高。與此同時,在全世界多個國家作者合著的科學與工程論文中,35%的文章至少包含一名美國作者。即使在美國近年來對中美科技交流與合作設置重重障礙的背景下,中美兩國的研究者仍然互為對方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國喬治敦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發佈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和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高影響力論文中,有65%是美中合作的成果。
2020年7月14日,一名女子查看美國紐約大學教學樓入口處張貼的通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由此可見,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將正常的、對雙方互利的研究合作與學術交流視為“泄露機密”,將在科學界普遍存在的、基於科學家個人興趣和科學共同體共識的學術兼職、訪問工作、國際評審視為隱瞞和欺詐,戴着有色眼鏡、甚至用放大鏡、顯微鏡去“檢查”科學家的行為,本身就是反科學的。而當科學議題被“政治化”,國家安全被任意化、擴大化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術獨立與自由受到挑戰、科學家的職業信心受到打擊,而這從長遠來看對科學事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中國行動計劃”被終止並不意味着美國政府對中國在科技領域遏制思路的轉變,我們更應關注的是“中國行動計劃”之後是什麼?特朗普時代以來出台的技術出口管制、留學簽證限制、科研項目審查等一系列措施,不是美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助力,反而是阻力。美國科技界的有識之士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因而,在當前形勢下,更應加強中美雙方科技界、特別是學術共同體和民間的對話與交流,使科學能夠回到自身應有的軌道上來,把科研活動包括合作的選擇權交還給科學家。(作者: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編輯:彭茜、孫萍、金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