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張碩
10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週年。1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發表講話表示支持全球化,稱“脱鈎”是完全錯誤的道路,德國須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開展貿易。
當前,世界正面臨世紀疫情、地緣衝突、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疊加考驗,個別國家挑動“復辟”冷戰思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衝擊全球治理和經濟全球化,中德兩國均面臨着複雜的國際局勢。在這種局勢之下,兩國領導人一致對雙邊關係給予高度重視並做積極表態,標誌着彼此珍視50年來的中德友好交往,也期待以此為新起點,繼續加強戰略互信並深化各領域的合作,為穩定世界局勢和經濟形勢做出新貢獻。
回顧中德建交的1972年,世界正處在冷戰陰雲籠罩下,東西方陣營壁壘森嚴,中德兩國政府打破層層堅冰,實現接觸和交流,最終建立外交關係,展現了雙方的戰略眼光和自主外交決策勇氣。幾年後,中國逐漸走上改革開放道路,德國政府和工商界給予積極支持。當多數外國企業還在猶豫觀望時,1978年大眾汽車等德國企業成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1990年,中國作為安理會五常中唯一自始至終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國家,堅定支持德國統一。這些都表明中德兩國交往從一開始就是獨立自主、開放包容和合作互利的。在正式建交後的50年中,中德始終保持對話和溝通,在各領域的合作也日益拓寬和加深,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果,堪稱中國與發達國家交往的楷模。
在政治外交領域,中德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精神,持續推進雙邊關係,在重大國際事務和熱點問題上加強磋商,努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對話是50年中德關係的主基調,兩國曆屆政府和主要領導人均以訪問、通話以及視頻方式保持密切溝通。雙方建立了70多個對話機制,涵蓋政治、經貿、教育、科技、軍事等各領域。
在經貿投資領域,德國一直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也已連續六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如今兩國每分鐘雙邊貿易價值就近50萬歐元。2021年,中國對德出口額達到1417億歐元,是美國對德國出口的近兩倍。今年在全球動盪,能源價格飆升的背景下,中國越加重視德國投資,僅上半年,直接進入中國的德國資金總量已累積超過100億歐元,創2000年以來半年度投資新高。此外,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寶馬和大眾汽車等重要的製造型企業也紛紛宣佈加大在華投資,另有多個新產業基地項目在華落地。
在人文交流領域,截至今年,中德已建立103對友好城市,中國在德國設立19所孔子學院,德國也在中國設有9個歌德學院下屬的語言機構。這些機構舉辦了大量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兩國民間交流。中德人民對彼此語言文化的喜愛也與日俱增,中國目前有150餘所高校開設德語專業,中國在德留學生也達5萬人,是德國最大海外留學生羣體。
總結50年來的中德關係發展,最寶貴的經驗之一就是務實求真。2021年12月朔爾茨就職德國總理時,習近平主席就曾與之通電話強調雙方都應堅持以務實態度積極推動兩國互利合作。只要牢牢把握將對話與合作作為主基調,堅持求同存異、互利共贏,雙邊關係就能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平穩發展。中德經貿和人文交流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恰恰就是這一原則得到貫徹的體現。
其次,作為兩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德雙方始終奉行多邊主義。中德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國際觀和合作觀,都力求在大國事務中協調配合,着眼於全球和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以獨立自主姿態擔負起大國責任,並體現在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推動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事業等領域的深入合作。
當然,中德關係50年曆程也有雙邊關係發展蒙受波折並應警惕的教訓,特別是德方一度奉行單邊主義,或對中國進行“價值觀外交”,衝擊了雙邊關係。上世紀80年代末,德國的一些做法給中德雙方都帶來重大損失,也致使中德關係跌到建交以來的最低點。
近年來,隨着中德兩國發展和世界格局變化,中德雙邊關係也悄然發生變化。在經貿領域,我國與德國的貿易結構互補性正在發生改變,德國在高科技和電子領域的產業和技術優勢正縮小,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也在與德國縮小差距。德國政界、企業界對中國的立場出現微妙變化,朔爾茨政府執政近一年,中德關係有所降温也是事實,而責任並不在中方。如果德國政府為右翼勢力所驅動,或被某些超級大國當槍使,繼續對華奉行單邊主義和盲目的“價值觀外交”,那勢必會進一步傷害雙邊關係。
展望未來,中德關係發展充滿機遇也面臨挑戰。2020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在雙方經貿合作的影響下,中歐班列成為“黃金列車”,促進了口岸經濟、樞紐經濟的發展。同時,中德在新能源、綠色和數字經濟、服務業等領域也還有巨大發展潛力。中德關係50年的歷史經驗與教訓都表明,求真務實、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是雙邊友好的關鍵要素。
德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歐盟核心成員國和北約重磅級成員,如何審視和定位中德關係,不僅事關中德今後50年的發展方向,還事關歐洲、亞太穩定和世界和平。我們相信德國政府能找到推動雙邊關係高水平、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作者簡介:張碩,浙江外國語學院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西方語言文化學院講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