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的手模、“奮鬥者”號萬米潛航服和萬米深海海水、天和核心艙、九章量子計算機模型……9月11日,2021年全國科普日開幕,這些難得一見的展品在中國科技館悉數亮相,吸引人們前來“打卡”。此次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將持續到9月17日,北京主場活動由中國科技館區活動、北京科學中心區活動組成,記者在中國科技館區活動現場,體驗了豐富多彩的科普項目。
每件展品都體現黨以科技自立自強的初心使命
在中國科技館大廳內,“百年韶華 科普為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百年科普展”正在展出。其中,一幅以小孩尿尿為例,講解子彈出膛後的曲線原理的科普圖頗為生動。據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介紹,這幅圖產生於抗戰年代,用來為戰士們普及子彈飛行的拋物線原理,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從1921年誕生以來,中國共產黨就始終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將科學普及作為傳播真理,開啓民智的精神武器和發展生產、支持革命的物質力量,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撐。”王挺介紹説,這個展覽展示了從土地革命時期蘇維埃政府翻印的《工農學校讀本》,到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文化部就設立“科學普及局”,又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喚“科學的春天”,再到如今我國擁有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建成現代化科技館體系,全民科學素質指標超過10%的科普發展過程。“每一件展品都體現了黨以科技自立自強的初心使命。”
展覽還展示了今年6月份我國公佈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21-2035》(以下簡稱《綱要》)。根據《綱要》,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5%,203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
“我們有過研究,科學素質提升最快的階段是小學高年級時期。家庭是第一課堂,所以我們倡導每一個父母都要有科學教育意識,從孩子抓起,讓我們的孩子從小知道科學,心中有‘科學’這兩個字。”王挺説。
天和核心艙、鍾南山手模靜候“打卡”
“目前,量子計算機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競相角逐的焦點,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在量子計算的里程碑——“九章”量子計算機模型旁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曹原正在給觀眾介紹量子計算機的原理。
對於為何要來參加全國科普日,曹原表示,科研成果應該讓更多公眾瞭解,普及和傳播科學知識是科學家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在中國科技館內,每個展品都有相關科研人員為觀眾詳細講解。我國的很多“大國重器”都在靜候觀眾前來“打卡”,而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1:1實物驗證件則格外搶眼。在全國科普日期間,航天員和航天員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在這裏向前來參觀的觀眾介紹,在空間站裏的航天員們如何生活、如何鍛鍊、如何吃飯……
繼續前行,依次還能看到東北黑土地作為我國糧食生產的“穩壓器”和“壓艙石”的數據和圖示,“華龍一號”、綜合智慧核能供熱廠等體現我國核能事業發展的模型,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過程圖解。
“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在全國科普日“科學家精神”展區,鍾南山院士以視頻的形式給全國青少年送上充滿希望的寄語。屏幕下方,鍾南山院士的手模也格外吸引人,很多觀眾忍不住將手放在上面,比一比誰的手大,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對抗疫英雄們的親近之情和敬意。
在“科學家精神”展區,不僅集中展示了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珍貴手模或簽名,還展示了屠呦呦的藥物篩選單手稿、于敏的入黨志願書、黃旭華《〇九戰歌》手稿以及李振聲、孫家棟等科學家的寄語手稿。來自“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萬米潛航服、“奮鬥者”號取自“挑戰者”深淵的萬米海水等實物也在靜候觀眾前來“打卡”。
看看自己的碳足跡弄懂“碳達峯、碳中和”
戴上VR眼鏡感受中國生態環境的變遷,通過觸摸屏測試自己一年的碳足跡——用淋浴還是盆浴洗澡、使用多少塑料袋、坐多少層電梯、乘幾次飛機……都決定了自己的碳排放量。在全國科普日主場的“中國承諾 大國擔當——‘30·60’碳達峯碳中和專題展覽”上,這些互動展品前人潮湧動。
據中國科技館展覽設計師崔勝玉介紹,這個展覽設置三個主題展區,其中,“黑色·困局”展區從人類文明發展角度,揭示碳排放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展示碳排放急劇增加引發的氣候變化危機。“紅色·覺醒”展區闡述了國際社會對人類生存危機的覺醒。“綠色·行動”展區展示了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中國佈局和實施路徑,以及如何藉助自然的力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吸收能力,如何通過人工技術手段進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從而增加碳吸收,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展覽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圖文並茂的科普展板,解讀科學概念,宣傳國家戰略。”崔勝玉説,“我們希望能以這個展覽引導公眾深入思考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與挑戰,理解‘碳達峯、碳中和’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光明日報北京9月11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