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在南海武裝挑釁的頻次、烈度不斷增強的同時,其他一些域外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歐洲盟友們)也開始追隨美國步伐,打着所謂“自由航行”的旗號,頻頻在南海刷存在感。
德國政府官員透露,一艘德國海軍護衞艦將在2021年8月啓程前往亞洲,並將在返航時經過南海,這將是2002年以來的首次。據台當局安全部門負責人陳明通4月1日披露,法國核潛艇、護衞艦近期曾在南海出沒。
當然,在歐洲國家中,若論在南海搬弄是非、叫囂示威最甚者,還是要屬英國。
據路透社報道,自2017年以來,英國幾乎每年都放話説要派“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巡航南海,其政客也往往毫不掩飾這樣做的動機——對付中國。2019年2月,時任英國國防大臣的加文·威廉姆森叫囂,英國將派航母前往南海地區展示“硬實力”。2020年,英國海軍以及首相約翰遜先後確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將於2021年部署南海。儼然“日不落帝國”要回光返照了。
一時間,在西方媒體的渲染之下,南海儼然成為了大國博弈之海、炮艦橫行之海。
事實上,南海爭端曾在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之後達到高峯。但此後隨着主要當事方政府換屆,加上中方與相關各方不斷努力,局勢明顯降温。2017年5月,中國與東盟十國外交部高官會議審議通過了“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為從根本上解決南海爭端提供了法律基礎。
可以説,南海風平浪靜明顯對域內國家是有利的,但不符合一些域外國家的利益,他們因此不遠萬里要來攪渾水。
自2016年開始(即脱歐公投後),英國的南海政策和行動就越來越具有挑釁性,在2018年甚至發生英國“海神之子”號船塢登陸艦擅闖我西沙羣島領海的惡性事件,中國海軍對其警告驅離。
英國何以對南海如此熱心,甚至在自身海軍軍備一地雞毛之際,頻頻打出“軍事牌”,在南海幫着華盛頓幹“髒活”?外界觀察,主要原因或許還是英國在脱歐之後的外交選擇更少了。沒有了歐盟,英美特殊關係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英國在南海政策上積極向“老大哥”美國靠攏,以強化兩國特殊關係以及其在北約中的地位。
此外,脱歐之後的英國似乎患上了大國身份認同焦慮,亟需一個舞台展示自己的大國地位。而英國外交策略研判,“印太”地區正在成為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除本地區以及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在這裏部署航母戰鬥羣是“非同尋常的行為”。尤其是南海這個萬眾矚目之地,英國將其視作“最佳舞台”。
據英媒披露,除了巡航南海,英國航母還將與美軍和日本自衞隊開展演習、在日本工廠維護其艦載機(F-35B)等,約翰遜直言“此舉旨在牽制中國”。
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的評論文章,將英國海軍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迴歸”視作一個“形象工程”,但也指出,有鑑於英國海軍實力只餘“帝國殘陽”,恐力有不逮。與此同時,英國也被海外網友吐槽道,“別像個帝國一樣,沒有歐盟,你只是一箇中型國家”。
除了英國,法國海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也越來越頻繁,軍艦頻頻穿梭於南海,以此加強在這一海域的所謂軍事存在。近日,法美日印澳五國海軍在孟加拉灣舉行聯合海軍演習;5月,法美日將在日本舉行聯合奪島訓練;法國宣稱確定“印太戰略”將是下一階段歐盟工作的重點之一。日本《產經新聞》分析文章稱,美拉歐洲盟友“入局”,試圖顯示出“對華包圍網”正在變大變強。
在南海,中國的立場非常明確——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與飛越自由,但反對任何國家以“航行自由”為名,危害中方主權和安全,破壞地區和平安寧。
在南海局勢緊張時,歐美列強煽風點火、攪弄風雨,而在南海局勢趨緩之際,作為域外國家又開始大搞“老掉牙的炮艦外交”。如果背向太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歐美政客把南海當做撈取政治資本的“富礦”,在這個“大舞台”上的賣力表演,都不過是盡顯醜態罷了。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