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探索推出農田水利工程管護 “田管家”新模式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塗琳 盧禮華

為破解農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管理缺位、維修養護資金投入不足、設施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靖安縣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創新,提高工作效能,探索推出農田水利工程管護“田管家”新模式,走出了一條“骨幹工程維養管理物業化,田間工程‘政府+用水户’共同承擔”的新路子,實現了農田水利設施管護水平和農業用水效率“雙提升”。截至目前,靖安縣已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14.2萬畝,實現了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全覆蓋。尤其是2022年灌溉用水期協調調度洪屏、小灣等4座中型水庫向下遊河道增加供水超過2000萬立方米以上,較好緩解了下游鄉鎮羣眾6.5萬人生活用水和7.5萬畝農田灌溉抗旱需求。

創新“田管家”服務端,打造智能便捷的服務平台。一是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創新搭建農田水利工程物業化維養信息管理系統,搭載全縣水利工程地圖、工程監測監控、運行管理調度、應急事項辦理等功能,並投入60萬元建設農業用水計量監測設施,助力運行維護工作智能化、實時化、便捷化。二是推行市場化運作機制。重點對全縣近年來參與過“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企業進行考察,並開展運維企業資質認定。截至目前,已通過公開競標、擇優選聘等方式,聘請業內具備良好業績和社會口碑、工程維養工作經驗豐富的專業化隊伍負責全縣14.2萬畝農田水利骨幹工程維養工作,有效提升了農田水利工程日常維養質效。三是建立網格化管理制度。以鄉鎮灌片為基礎,將全縣劃分為8個網格片區,每個網格安排1名工程管護聯絡員,負責工程維養施工、應急處理和協調等工作,改變了以往鄉鎮各自為戰、標準不一、維養管理混亂的局面,保障了全縣農田水利工程高質量維養。截至目前,工程管護聯絡員隊伍共開展巡查200餘次。

走好“田管家”聯動步,實現優質高效的日常管護。一是探索多樣化管護模式。以水源、骨幹工程物業化維養“田管家”帶動田間工程維養,因地制宜地引入12家第三方專業維養公司、種養大户、農業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共同參與到田間工程物業化維養工作中,推動骨幹工程維養與田間工程維養“田管家”無縫對接、齊頭並進,確保各項維養工作順利進行。二是創新維養“傳幫帶”模式。以專業化公司維養骨幹工程帶動當地農民維養技術水平提升,推進骨幹工程維養與田間工程維養互推並進、無縫對接。截至目前,已幫助120餘户種糧家庭在家門口學習工作。三是探索“政府+用水户”共擔機制。出台《靖安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準補貼資金籌措辦法》,由政府和用水户共擔田間工程維養資金,除收取用水户統籌水費外,骨幹工程“物業化”維養支出和田間工程維養獎補資金均由縣財政負擔,有效提升了工程“物業化”管理覆蓋率。

嚴把“田管家”考核關,確保切實管用的實際效果。一是建立社會監督機制。採取一村設立一處公示牌的方式,公示管護責任單位、人員名單及聯繫電話、監督舉報電話方式,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監督管理,力求出現問題能及時收集處理,推動企業加強工作管理,全面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和效率。截至目前,共在全縣設立公示牌70餘處,收集相關維養問題26條,所有問題均得到及時有效回應和處理,未出現一起投訴。二是完善養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農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標準》《農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考核制度》等系列制度,明確相關工作內容、標準和責任,並將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列入縣級年度綜合考核,進一步完善獎懲和責任追究應用體系。三是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工程運行管護情況,每季度開展一次“田管家”工作考核,年底由水利部門邀請財政、農業、發改等部門組成維養質量考核組進行考核驗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得分與企業收益和管理人員工資福利掛鈎,對於連續考核不合格或出現重大失誤的直接中止合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4 字。

轉載請註明: 靖安:探索推出農田水利工程管護 “田管家”新模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