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7月20日電(記者彭韻佳、徐弘毅)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施子海20日在全國醫療保障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培訓班上介紹,國家醫保局已制定併發布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藥品、醫用耗材等15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初步形成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的全國醫保“通用語言”。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果。
“制定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是高標準建設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台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施子海介紹,各地貫標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天津、安徽、海南等省份已順利通過全省驗收,20個省份的近30個地市也已開展了貫標情況查驗,各省的編碼映射、測試運行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全國範圍內共用一個標準庫、共享一個數據池的良好格局。
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已公佈疾病診斷代碼約3.3萬條,手術操作代碼約1.3萬條,醫療服務項目國家代碼7848項,醫保藥品代碼17萬餘條,耗材分類與代碼5.2萬餘個。
此外,5769家醫保單位、11餘萬名醫保工作人員,46餘萬家定點醫療機構、350餘萬名醫保醫師、400餘萬名醫保護士,39.4萬家定點零售藥店、40餘萬名醫保藥師等機構和人員均已在系統內進行了賦碼,其在系統內都有唯一的代碼。
據介紹,通過數據編碼標準統一與數據互認,建成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網上醫保業務通辦等工作,並形成全國層面、區域層面的大數據。在此基礎上,大容量的數據分析測算得以實現,為醫保籌資、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藥品和耗材招標採購、基金監管等政策制定提供決策和支撐,促進醫保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加快推進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