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車企停、減產,日本新車銷量創45年來新低,咋回事?
4月12日,馬自達宣佈,受疫情等封控影響,馬自達合作企業的工廠停止生產,部分零部件無法採購,受此影響,馬自達位於日本的廣島總公司工廠和防府工廠將於4月14日至15日停產兩日。
而據央視財經報道,自4月11日起,受零部件供應遲滯的影響,三菱汽車位於日本國內的主力工廠將停工5天,該工廠主要生產歐藍德、奕歌等車型。
實際上,豐田、本田、日產等日系車企近來都受困於零部件供應緊張,宣佈了暫時停產或者減產的消息。據日經新聞報道,豐田在本週二前通知了其主要供應商,公司計劃將5月份的全球產量減少10%至約70萬輛;本田汽車也發佈聲明稱,受零部件短缺等因素影響,本田日本鈴鹿工廠將在4月以70%的產能運行,埼玉工廠將以90%的產能運行。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以來,日系車企已多次遭遇停產或減產。而產能受限的負面影響,在銷售端正逐漸凸顯。最新數據顯示,由於產量跟不上需求,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1財年,日本國內新車銷量約為421.58萬輛,同比減少9%,創下45年來的最低水平。
多家車企停、減產
上述報道稱,同樣受到零部件供應緊張的影響,大發也在近日宣佈日本國內的部分工廠臨時停工。本田方面也表示,本月內該公司在日本的主力工廠預計將減產三成。此外,日產最近也因為供應鏈的問題,推遲了一款電動汽車的發售。
事實上,自2021年以來,豐田、日產、本田等車企已多次遭遇生產暫停的難題。3月24日,因疫情導致汽車零部件供應中斷,馬自達宣佈其廣島總公司工廠和防府工廠於4月4日至5日停產兩天;此前,日本福島沿海發生7.4級地震,波及到全球第三大汽車芯片公司瑞薩電子。受地震及瑞薩電子暫停生產引發的零部件缺貨影響,豐田、斯巴魯、日產等車企的部分工廠按下了生產暫停鍵。其中,由於是瑞薩電子最大的芯片採購客户,豐田在日本的11家工廠中的18條生產線臨時停產。
“受疫情、半導體短缺等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個月我們仍有可能降低生產計劃。但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零部件供應和供應商的情況,盡最大努力減少突然減產的範圍,使生產計劃正常化,減輕供應商的負擔。”豐田汽車方面表示。
在今年2月公佈的財報中,豐田汽車方面稱:“我們預計芯片供應短缺的狀態不會很快得到解決,可能會延續到下一個財年。”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受“缺芯”困擾的遠不止日系車企。據路透社報道,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近日接受接受《新蘇黎世報》採訪時表示,汽車行業的半導體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我們現在仍處於芯片短缺的高峯,預計將從明年看到情況有所改善,但到2023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芯片短缺問題。”齊普策説。
大眾汽車集團CFO Arno Antlitz也表示,到2024年芯片依然是供需不平衡的境況。
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由於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為115.84萬輛。AFS預計,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攀升至188.42萬輛。
日本新車銷量創45年來新低
車企生產的停滯也折射出日本汽車製造業的窘迫現狀。
根據央視財經報道,由於疫情下的“芯片荒”長期得不到緩解,日本汽車產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1財年,日本國內新車銷量為421.58萬輛,創下45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比降幅為9%。在日本八家主要車企中,除三菱外,其餘七家車企銷量均出現下降,其中馬自達銷量降幅最大,為16%;豐田銷量下滑9%。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開數據,日本新車銷量已連續3年出現同比負增長;普通汽車(註冊車,排量超過660cc)連續5年、輕型汽車(排量在660cc以下的小型車輛)連續3年出現負增長。
日本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方面公開表示,除半導體短缺之外,東南亞疫情導致零部件採購停滯,各製造商的工廠不得不停產或減少生產,也影響了新車的銷量。“半導體短缺以及從海外採購零部件持續停滯,難以預計對新車銷量的影響會持續到何時。”日本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方面稱。
業內分析認為,日本汽車產業供應鏈除了受到疫情影響之外,還受到國際局勢的巨大影響。俄烏局勢下,生產車用電池所需要的鎳的價格已升至去年的兩倍以上,這無疑將推高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包括鎳在內,多種原材料價格走高,使得日本車企正在承受漲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