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基因港通過了國家藥監局備案,消息一出即引發業內轟動,股市看漲,媒體報道驟增。該新原料是一種核苷酸類物質,通過NAD+機制調控新陳代謝,因其臨牀抗老表現,素有長壽酶稱號。
這並非長壽酶第一次上頭條,早在2年前,基因港萬噸原料工廠投產,就賺足了眼光。彼時,王駿創辦的基因港乘着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羣規劃的東風,成為寧波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羣的領頭羊。
“舶來品”長壽酶
近代分子生物學和醫藥學的進步,逐漸揭開衰老的面紗。2013年,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辛克萊發現一種分子,在給22個月的小鼠注射後,其部分生理指標恢復到6個月水平,相當於把70歲的老人逆轉到30歲小夥子的狀態。該分子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長壽酶。該項發表在《Cell》的成果奠定了辛克萊教授在抗老界的地位,不久他被評為《時代週刊》人物。
這種分子天然存在於部分水果中,但含量極少。辛克萊論文發出後,歐美不少富豪馬上嗅到長壽酶的味道,紛紛致電研究所,願意花費千萬購得實驗室裏的原料。據悉,因為純度、有效性等要求,辛克萊一直在尋訪合格的生物酶廠商,後在幾家供應商的樣品中選擇了基因港,這在其一篇論文的原料備註中也可看到。
世界經濟發展催生巨大市場需求,讓抗老研究一度成為顯學。2018年,辛克萊團隊為18個月的年老小鼠口服該分子,2個月後小鼠的毛細血管數量和密度和年輕時幾無差別,運動耐力也提升58%-80%。2021年,辛克萊同門師弟,來自日本的華盛頓大學醫學教授金井真一郎在《Science》上發佈長壽酶臨牀成果,在生化水平測試和基因測序中證實該分子與抗老的強相關性。
比之美國,日本社會面臨更加深重的老齡化問題。這或是長壽酶於美國發現,但在日本更快流行開來的原因之一。現在,長壽酶在日本已通過食品審查,成為日常添加的增益補劑,但日本工藝製法成本較高,一瓶進口價上萬。
民族酶法工藝,數億投產300噸項目
彼時的中國,長壽酶鮮有耳聞。民間時有李嘉誠等社會名流服用“抗老藥”的傳聞,後來他本人公開自己服用的就是長壽酶類前體,並説服用後像是回到了20歲。
王駿教授早年求學海外,後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2004年創立基因港。當年在看到辛克萊的論文後,王駿率領科學家團隊攻關低成本生產長壽酶技術。依託十數年的酶工藝積累,基因港率先實現長壽酶新工藝的國產化。
落户寧波加速了基因港完成進口替代的進程。趕上寧波“六爭攻堅”招商引資的快車,基因港成功入選“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羣規劃,投資數億建設300噸工廠。憑藉行業領先的全酶法技術平台,基因港酶製劑工藝綠色温和,節水近60%,對比日本同類上萬元一瓶的進口價,艾木茵價格下降逾8成。新工藝規模化生產也叩響了長壽酶平民化的大門,寧波工廠正式投產後,京·東自營的基因港艾木茵應聲降價25%,當即引發旗艦店售罄危機。這是民族酶法工藝的進步。
不同於國內大多數商家選擇的代理國外品牌模式,基因港18年來蹚出了一條“技術-工廠-貿易”的發展路線,從實驗室到成品,自建工廠,自研技術。去年長壽酶監管風波後,國內一眾代理商紛紛倒下,重資產的基因港自覺適應行業新規,不僅一路取得美國食藥監局FDA認證、日本JFRL無毒害認證等資質,艾木茵在京·東自營的數據還實現了逆勢上揚。2021年中旬,基因港還作為原料供應商,參與我國首個長壽酶臨牀實驗項目(廣州體育學院主導),成果得到業內認同。
人人百歲時代有望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發佈的2021版《世界衞生統計報告》顯示,我國人口平均壽命77.47歲,排64位。而中國香港以85.29歲居世界第一,日本85.03歲世界第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突破。
從哈佛實驗室被發現,到流行於中國新中產,長壽酶一路遠渡重洋,基因港等民族企業的技術攻關起到巨大推動作用。正如王駿自己所説的,技術革新要將產品福利轉至普通終端消費者,努力實現高技術產品的生物學普惠。下一步,王駿將適應市場需求推進萬噸工廠計劃,並逐步將市場拓展到東南亞。
王駿教授曾説過,人類壽命的每一輪大增長都和科技進步有關,比如近代幾百年來抗生素、疫苗和公共衞生等現代醫學的推動,輔酶類抗老物質很可能是下一個飛躍。我們相信,在科研和生產的雙重推動下,屬於大眾的百歲時代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