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兩年多來,廣大市民響應號召戴口罩、做核酸,自覺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以共同的奉獻與擔當互相守護。讓我們在疫苗接種上再加把勁,以“普遍接種”為早日結束疫情、恢復發展繁榮創造條件。
為落實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社會面疫情防控,本市近日更新了相關防控措施,並再度鼓勵市民“應接盡接”新冠疫苗。市防控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本市將主動為市民羣眾接種疫苗提供服務,科學開展禁忌評估,規範接種操作,方便查詢信息。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眾所周知,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最便利的醫學措施。統觀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乙肝、風疹、麻疹、天花以及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無不是依靠疫苗最終得到了有效控制。早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初,我國就確立了“五路並進”研發策略。新冠疫苗推出後,各地無不積極引導大眾接種,築起羣體免疫屏障。截至6月23日,全國累計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人數佔總人口的89.37%。但與此同時,短板依然存在。一方面,“一老一小”仍相對是接種“窪地”,已接種的人羣中“加強針”接種率有待提升。近期多起聚集性疫情的感染者中,均不同程度存在老年人佔比高,且部分感染者未全程接種疫苗的情況。另一方面,病毒始終在變異,且傳染性越來越強,一旦有隱匿傳染源進入公共場所特別是密閉的人員聚集空間,就會產生“放大器”效應。基於突出的現實考量,本市在新冠疫苗接種堅持知情、同意、自願原則下,鼓勵3歲以上適齡無接種禁忌人羣“應接盡接”,強調做好相關服務,既具有延續性,也具有針對性。
當前,本市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速恢復,暑期來臨人員流動交互也愈發頻繁,最大限度鞏固既有防控戰果,全力守護安全有序發展大環境,疫苗“應接盡接”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有人擔心疫苗是否有效,就目前來看,雖然奧密克戎等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強,但現有疫苗在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面的作用仍是顯著的、明確的。根據香港權威發佈的數據顯示,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接種過三劑疫苗者的死亡率是0.04%,沒接種疫苗者的死亡率是3.02%,兩者相差75倍。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老年人接種加強免疫針後,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可降低90%以上。可以説,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完成全程及“加強針”疫苗接種,既是對自己和家庭的健康負責,也是為整個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負責。
全球抗疫已走過了近三年,這場二戰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公共衞生危機,導致600餘萬人的死亡,也帶來了全球經濟衰退。所有人都受到了影響,所有人都承擔着壓力,所有人都盼望疫情結束。當然,如何結束疫情,如何全面恢復,各個國家的選擇大相徑庭,“躺平”“棄療”以自然淘汰方式獲取羣體免疫者有之,直接解除管控限制或“俯卧撐式”來回調整者有之,也由此催動着全球疫情的多輪大流行。作為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始終秉持積極抗疫姿態,頂住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巨大壓力。而長遠來看,在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的同時,以更全面的疫苗接種,強化羣體免疫屏障,有效降低社會運行成本,減少疫情對生產生活的掣肘,為更全面地迴歸常態創造條件,顯然是最契合實際的做法。
圍繞更加主動提供服務,鼓勵引導疫苗接種,要有的放矢,解疑釋惑。比如對老年人羣體通過社區講座、送醫上門等形式予以判斷和指導,讓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能夠安心接種。比如,提高疫苗接種的便利性,通過開設“夜場”或將“移動接種車”開到家門口,方便上班族等分身乏術的羣體願接即接。比如,加強推送信息,提示打完第二針半年以上的人羣接種加強針。總而言之,拿出用户思維、服務意識,把相關工作做精做細,我們就能匯聚起更強的動員能力,取得更好效果。
疫情防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兩年多來,廣大市民響應號召戴口罩、做核酸,自覺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以共同的奉獻與擔當互相守護。相較於應對疫情的一輪輪核酸篩查,普遍的疫苗接種更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讓我們在疫苗接種上再加把勁,以“普遍接種”為早日結束疫情、恢復發展繁榮創造條件。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晁星
流程編輯: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