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時候“打”有用嗎,孩子不怕打,怕這樣東西

似乎可以這樣説,沒有不打孩子的家長,沒有沒捱過打的孩子。於是有了這樣的一句俗語,“下雨天打孩子——閒着也是閒着”。中國人很受“棍棒之下出孝子”思想的影響,認為打孩子天經地義,是教育的必要手段。在教育學上也是贊成輕微體罰的。但是,我們因為打孩子出現了不少問題。同事的孩子迷戀上網,那時還是去網吧上網,他知道後就是一頓痛打,開始確實有效,但是打的次數一多就失效了。一次,又去網吧被發現。回到家,很鎮定地拿過那根木棍遞到他手裏,人往椅子上一趴説:“打吧。”他突然像被涼水澆頭。從此再沒有打過孩子,還是繼續去網吧,最後混完了小學混初中隨便上了箇中專。

教育孩子的時候“打”有用嗎,孩子不怕打,怕這樣東西
到底孩子怕不怕捱揍呢?其實孩子是不怕揍的。心理學上説,孩子心理上最渴求的是“安全感”,這是本能的一種需求,源於原始人的一種生存本能,因為有了安全才能活下去,後來便存入了我們的基因信息裏。孩子越是年幼越是渴求這種安全感。嬰兒時期哭個不停,大人一把他(她)抱起,哭聲驟然而止,還會綻放不明原因的咯咯的笑聲;道理很簡單,大人的心跳讓他找到了在母親子宮裏的那種安全感。同樣,孩子是不怕揍的,怕的是揍之前的那種緊張的氣氛,這種氣氛摧毀了他人生“安全的屏障”!

教育孩子的時候“打”有用嗎,孩子不怕打,怕這樣東西
如果有一天,他在父母那裏找不到那堵安全屏障的時候,或者説對父母能給予的“安全感”喪失了信心的時候,打就完全沒用了。

教育孩子的時候“打”有用嗎,孩子不怕打,怕這樣東西
不能打了,可是孩子有時候真的是“撒潑打滾”,蠻不講理時,那該如何是好?打是在治標而非治本,就像河水氾濫,堵只是權宜之計,疏導才能保長久安寧。為什麼會撒潑打滾,因為他們沒有其他辦法可以疏導自己的情緒,沒有人教過他們其他的方法。用行為去疏導個人的情緒比較的直接和簡單,可是容易造成比較極端的後果。情緒疏導還有一種途徑,語言疏導。我們看到這方面是男女有別,女人喜歡用語言疏導,情緒不好時會找到兩三閨蜜、親人痛説一場,就會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該吃吃,該喝喝,沒事兒人一樣;男人不善情緒的語言疏導,憋在心裏,達到一定程度便轉化為行為舉動,行為過激,便追悔莫及。

因此,我們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提倡語言疏導。對於孩子,其一、交給他們一些“情感類詞語”。情感類詞語,如“快樂、沮喪、傷心、開心”等是比較難教的,孩子更加喜歡名詞類詞語,因為其可觀可感;但是,家長可以通過生活中一些情感場景去啓發和引導出這些詞彙,“我知道這件事讓你很‘沮喪’。”“你看起來很‘快樂’。”通過生活實例去強化它。其二,聽。孩子情緒失控,家長要做的是蹲下來,直視他的眼睛。這樣的動作會讓他感覺到被重視,被尊重。被重視被尊重獲得的是寶貴的安全感,幼時的安全感有利於長大後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見,“小動作”大意義!其三,説。一定要讓孩子説出來,別管他説的正確還是謬誤,在理還是無理,關鍵是説出來。如果不説,就引導他説,“你這會兒什麼感受?你感覺如何?你心情怎樣?”這個過程切記,不要打斷,不要安慰,不要講道理,不要指責。只有説出來,他的情緒狀態才會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做到這點極其不易,孟子説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人太好做“老師”了,何況當面對年齡、閲歷、知識、能力遠不如自己的孩子呢?可是,我們一説便堵塞了孩子的説,為什麼當他長大點後什麼也不願和你交流?值得反思。

教育孩子的時候“打”有用嗎,孩子不怕打,怕這樣東西
那麼,家長是不是面對孩子就該永遠閉嘴呢?不是,要看談話的氛圍,孩子的情緒是不是達到了正常水平,不考慮“談話氛圍”的談話,內容再精彩,對於他來説都叫“嘮叨”,説得越多越反感。

可見,孩子怕的不是“捱打”,怕的是在父母那裏失去“安全感”;他不再需要你的安全感時,教育便不會再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9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孩子的時候“打”有用嗎,孩子不怕打,怕這樣東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