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6號機組於9月25日進入商業運行,世界水電史上首個“百米級壩高、百億級庫容、百萬級裝機”大型水電站重建工程實現全面投產發電。重建工程在距原壩址120米處建設新壩,徹底消除了老壩安全隱患,是世界首創,為大型水電站病壩治理成功開闢了新路徑,為服務東北振興增添了新的力量。
是我國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上,始建於1937年,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二期、三期擴建工程,總裝機容量達到100.25萬千瓦。該水電站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水利樞紐,承擔着發電、防洪、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任務,造福松花江流域人民羣眾,併為我國水電事業培育了眾多人才,先後向葛洲壩、三峽等水電工程輸出了2000餘名專業人員,被譽為“中國水電搖籃”。
受歷史條件限制,豐滿老壩存有先天缺陷和安全隱患,雖經多年補強加固和精心維護,仍無法根除。2007年被原國家電監會大壩安全監察中心認定為病壩。國家電網公司站在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高度,按照“徹底解決、不留後患、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方針,在國家有關部委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確定了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方案。2012年10月,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2018年10月,老壩開始拆除。新建大壩長1068米,高94.5米,新增6台20萬千瓦機組,保留原有2台14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148萬千瓦,動態投資約91億元。
今年以來,工程建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提出的“一個提高、六個強化”等要求,國網水新部、新源公司等部門單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2月中旬,重建工程克服種種困難復工復產,並聘用當地2000餘名務工人員,既保障了工程進度,又緩解了疫情期間就業壓力,全力服務“六穩”“六保”大局。8月5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毛偉明赴現場調研指導工作,勉勵全體建設者“繼承光榮傳統、再創時代輝煌”,要求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全力抓好安全管理、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全力服務經濟發展,工程建設人員深受鼓舞。
新的豐滿水電站恢復了大壩的正常防洪功能和汛限水位,最大泄洪能力提升一倍,達到抵禦500年一遇洪水的設計標準,從根本上保證了松花江沿岸安全。在全面投產首年,工程就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成功應對半個月內連續三個颱風對松花江流域的影響。新的豐滿水電站水庫綜合運用能力大幅提高,裝機容量提升近50%,能更好滿足下游150萬畝農田灌溉和千萬城市人口生活用水需求,更好發揮電力供應和調峯調頻作用,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和全方位振興。
作者:朱怡
攝影:黃晶 張強
編輯:陳晨
校對: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