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建設韌性城市

原標題: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建設韌性城市

核心區控規發佈,核心區將降低人口與建築密度,為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預留空間

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建設韌性城市

核心區空間結構規劃圖。

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建設韌性城市

核心區藍綠空間結構規劃圖。

《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昨日(30日)正式發佈。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北京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一核”,未來要將這“一核”建設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到2035年,核心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70萬人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萬人左右;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19億平方米左右,到2050年穩定在1.1億平方米左右。

戰略定位

●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北京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一核”,未來要將這“一核”建設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

發展目標

●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

規劃提出了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發展目標。

努力把首都功能核心區建設成為綱維有序、運行高效的國家中樞,古今輝映、禮樂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莊重、藍綠環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內外聯動的宜居城區,和諧寧靜、雅韻東方的人居畫卷。

規模與結構

●嚴格控制人口規模與建設總量

規劃嚴格落實“雙控四降”,讓首都功能核心區逐步“靜”下來,創造一流人居環境。通過嚴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結合,向外疏解騰退和內部功能重組雙向發力,嚴格控制建設總量與人口規模,優化用地結構與人口結構,創造良好人居環境。到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70萬人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萬人左右;地上建築規模控制在1.19億平方米左右,到2050年穩定在1.1億平方米左右。

空間結構

●以“兩軸、一城、一環”作為核心區骨架

以“兩軸、一城、一環”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骨架,加強空間秩序管控與特色風貌塑造,延續古都歷史格局,推動老城內外和諧發展,融匯歷史人文景觀和現代城市風貌,塑造平緩開闊、壯美有序、古今交融、莊重大氣的城市形象。

兩軸即長安街和中軸線,一城即北京老城,一環即沿二環路的文化景觀環線。

政務環境

●優化中央政務功能佈局打造優良的政務環境

核心區是政治中心的核心空間載體,中央政務功能的運行直接關係到“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規劃提出,中央政務功能的佈局要與邁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建設大國首都目標相適應,形成政務活動運行高效、安全萬無一失、環境優美和諧、政務配套優質完善、形象莊重典雅的中央政務環境。

優化中央政務功能佈局,保障中央政務功能高效運行:以長安街為依託,優化中央政務功能佈局,高水平服務保障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和重大國事外交活動舉辦。強化長安街沿線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功能,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展現大國首都形象。

建設優良的中央政務環境,形成優質完善的政務配套設施:深入貫徹落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求,通過加強老城整體保護、中軸線申遺,為中央政務活動提供彰顯文化自信、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空間場所,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提升中央政務功能及其環境品質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加強城市設計,塑造舒朗莊重的中央政務空間形象。通過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城市環境,塑造優美和諧的政務環境。通過加強城市服務保障,形成優質完善的政務配套服務系統。

老城保護

●實現老城整體保護應保盡保

北京老城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是北京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全國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載體和根基。規劃明確提出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科學的手段實施老城整體保護,並着力增強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活力與魅力。

歷史格局的保護是實現老城整體保護的關鍵:兩軸統領、四重城廓、六海八水、九壇八廟、棋盤路網是老城空間格局的重要特徵,是奠定老城空間地位的重要載體,規劃將加強格局保護作為老城整體保護最重要的任務。

保護對象的應保盡保是實現老城整體保護的基礎:規劃圍繞老城核心價值,深入解讀“應保盡保”的保護要求,在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的九個方面文化遺產保護對象基礎上,突出核心區文化遺產特色,將傳統衚衕、歷史街巷、傳統地名、歷史名園、革命史蹟、老字號等納入核心區保護對象。

做好歷史文化資源展示利用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規劃強調歷史文化資源在妥善保護的前提下,要着重加強展示利用。要持續推進文物、歷史建築騰退保護,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會開放,讓保護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羣眾。

強化古都風韻是實施建築、街巷風貌管控的核心目標:規劃提出要在核心區內實施嚴格的建築高度、建築風貌及街巷風貌管控,讓老城不再長高、衚衕不再拓寬。

人居環境

●提升服務品質和可持續的更新改善

規劃提出統籌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和諧宜人的居住環境、綠色高效的城市交通體系、安全可靠的基礎支撐體系和智慧精細的城市管理體系。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更加強調服務品質的提升:規劃提出應以存量挖潛、時空多元共享的方式,探索有限空間內高品質公共服務的多元化、均等化、人性化供給,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居住環境方面更加強調更新改善的可持續性:規劃提出要重點研究平房區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施機制與路徑,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老街坊、老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設環境優美、整潔有序、設施完備、鄰里和諧的美麗家園。對於平房區,鼓勵居民採用自願登記方式改善居住條件,並不斷完善“共生院”模式,引導功能有機更替、居民和諧共處,讓老胡同裏的居民過上現代生活。對於老舊小區,提出以菜單式整治分類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推進服務設施補短板與適老化改造,提升住宅品質與環境質量。

交通出行方面更加強調健步悦騎:規劃提出要提高核心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到2035年綠色出行比例由現狀73%提高到85%以上,到2050年綠色出行比例不低於90%。通過街道空間整體設計,加大步行、自行車路權保障,提高沿街綠蔭覆蓋,加強停車治理調控,綜合改善慢行體驗,多措並舉引導綠色出行,建設健步悦騎城區。

焦點1

核心區控規新增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內容

在公示版基礎上,批覆版控規主要增加了“加強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相關內容。

未來,首都功能核心區將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在核心區保留市疾控中心應急處置與檢測功能,做優做強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街道社區範圍以及防災生活圈劃定衞生分區,分類分區施策,提升基層衞生設施建設標準,加強醫療救治力量配備和能力建設,築牢基層公共衞生“網底”。

核心區將建設韌性城市。降低人口與建築密度,為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預留空間。

堅持平戰結合,統籌好應急救災物資的運輸和儲備,建設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庫。體育場館等大型公共設施建立平疫轉換預案。全面提升老舊小區健康安全標準,在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過程中補齊公共設施和管理維護短板。設置居住區入口多功能公共空間,做到平疫結合。

在建設韌性城市的實施上,將制定大型公共建築轉換為應急設施預案,以及臨時可徵用的公共建築儲備清單,並報相關部門備案。結合小微空間更新改造、基層社區治理以及責任規劃師制度,各街道牽頭組織開展一批居住區入口多功能公共空間的設計與實施,滿足疫情期間臨時檢查崗亭、應急物資分配等的空間需求。

焦點2

核心區控規再提“內環路”積極組織沿線多元生活

新京報記者發現,此次核心區控規再次提到了“內環路”。

據介紹,內環路的説法最早源自1982年,當時北京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在組織編制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時,開展了北京城市道路專項研究,提出北京的環路體系包括內環路、二環路、三環路與四環路,其中內環路全長17公里,由四條東西、南北向城市主幹道圍合而成,主要功能是聯繫城內各區。按照現今道路名稱描述,內環路北段為平安大街,南段為兩廣路,東、西兩段分別為東單北大街一線和西單北大街一線。

本次核心區再提內環路,是新時代背景下對老城空間格局的再認識。內環路以內是老城內歷史文化街區最密集分佈的區域,內環路以外則以現代化街區為主,在城市功能、肌理與風貌上都有着較為明顯的差異。不僅如此,內環路本身也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商業文化功能,是記錄城市變遷、見證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

同時,內環路在老城位置居中,交通便利,距離二環路歷史城廓和天安門廣場的距離均在2-3公里之間,內環路下有4、5、6、7號四條軌道線穿過。

本次核心區控規明確了內環路在老城空間格局中承擔的重要作用,提出應充分發揮其公共文化屬性與樞紐作用,積極組織沿線多元生活、強化沿線特色景觀,形成串聯老城內重要的公共空間、歷史節點和城市地標,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貼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間。

焦點3

首提“公共事務用地”

新京報記者發現,此次規劃首次創新性提出“公共事務用地”,允許用地內結合需求適時安排文化、基礎教育、醫療衞生、體育、社會福利、社區綜合服務等任一類型的公益性設施,並可隨需求變化進行調整。

據介紹,設置公共事務用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時期公眾需求的變化,緊密圍繞“七有”“五性”要求推動民生改善,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公共事務用地設置,一方面加強了對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規劃的適應性,體現出因地制宜、因需定性開展規劃編制的科學理念。

下階段,將對公共事務用地的規劃管理審批流程進行研究,明確公共事務用地內的功能轉換的簡易程序,以確保實現靈活轉換的初衷。

焦點4

核心區將實現安寧交通

本次核心區控規提出的安寧交通,是要通過各種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小汽車交通對居住區、學校、醫院以及中央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區等區域的噪聲干擾或安全影響等。實現安寧交通的主要措施是實施小汽車行駛速度管制,通過劃定限速區範圍,讓區域內所有道路都實施同一限速規定,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有效抑制機動車交通過度發展,鼓勵綠色出行,提升宜居水平,從而實現讓老城慢下來、靜下來的規劃目標。

除了最基本的限速措施外,安寧交通建設還可以通過優化交通流線組織、控制交通流量、調整停車場佈局、縮減機動車車道數量及寬度等方式,並配合對沿街綠化景觀、城市傢俱、夜間照明等多方面的綜合整治,實現城市整體交通環境的改善。

焦點5

林蔭街巷滿足步行需求

林蔭街巷是核心區內重要的步行生態網絡,是綠蔭完整覆蓋、空間尺度宜人、安全有序的連續步行空間。林蔭街巷的建設以人的步行體驗為出發點,滿足步行者上班通勤、日常休閒散步、慢跑鍛鍊等多種需求。為了提升步行體驗,鼓勵打開沿街地塊內圍牆、合理調整地塊內部停車場,確保沿林蔭街巷形成高品質公共綠色空間。

核心區的林蔭街巷應具有良好的連續性和通達性。林蔭街巷根據空間位置、功能屬性的不同可劃分為三級,分別是作為老城棋盤路網格局的林蔭路,由其他城市幹道或支路構成的林蔭景觀街,以及景觀生態與文化功能並存、串聯了城牆遺址、歷史名園、歷史水系等特色場所的林蔭漫步道,共同形成貼近市民日常活動、滿足各類步行需求的林蔭網絡。

焦點6

建設健步悦騎城區

建設健步悦騎城區是核心區控規提出的關鍵交通發展目標,即打造健康街道,優化步騎環境,提升綠色出行品質與服務水平,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創造宜居宜業、幸福安康、精緻友好、穩健可靠和人民滿意的出行環境。

為此,核心區控規提出,應依託濱水空間與綠化空間拓展健步悦騎空間,結合歷史文化街區、重點功能區劃定步行街區、無車街區,形成活力交往、安寧居住、文化傳承的特色街區環境。強化交通空間的無障礙設計、全齡友好設計和場所營造設計,結合社區服務設施、沿街外擺空間、異型交叉口及轉角廣場,營造魅力交往場所。分階段實施禁鳴區、低排放區、超低排放區、零排放區管控措施,提高安全水平、安全意識與安全感。

新京報記者鄧琦

A04-A05版圖片/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供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919 字。

轉載請註明: 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建設韌性城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