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一位西班牙專家的“東方探險”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廣州11月19日電(記者洪澤華)火腿、咖啡、美酒伴隨着歡聲笑語,西班牙在華研究者協會(西中研協)會長佩德羅·拉沃爾達和老朋友們再次相聚,暢談交流,分享他們在中國的生活工作經歷。

  來自西班牙、墨西哥等西語國家的40多名在華專家學者日前相聚廣州,在國際共享辦公平台聚多舍參加西中研協第二次會議。

  拉沃爾達是南通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作為已經在中國工作生活近7年的“探路者”,他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幫助西語國家的專家學者更好融入中國社會,做他們在中國安居樂業的嚮導。

  2014年,剛從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拉沃爾達決定到中國闖蕩一番。“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發展道路很感興趣,希望能親身感受一下。”他説。

  初來乍到,語言不通,拉沃爾達這趟“前往東方的探險”在一開始就遇到了一些困難。“那時我還不認識其他生活在中國的西班牙人,也沒人告訴我如何跟學校溝通,如何跟同事互動,甚至連簽證、租房子這些事情也要從頭摸索。”他説。

  不過,熱情好客的中國人並沒有讓拉沃爾達感到孤單。南通大學在工作、生活上為他提供了支持,他也慢慢認識了許多朋友,並在中國認識了自己的愛人。去年,他們的女兒出生,拉沃爾達也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

  “最初我只計劃待上兩年左右,但慢慢我感到自己適應了這裏,我很喜歡在中國的生活。”他説

  在中國的幾年時間,拉沃爾達看到街道越來越寬,大樓越蓋越高。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和研究機構歡迎外籍員工和學者的加入,包容友好的環境和豐富的發展機遇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願意到中國工作、生活。

  在拉沃爾達看來,人員和技術的交流讓中國和歐洲都能受益。“我看到許多歐洲企業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提供技術轉移、技術合作,幫助中國更好地優化生產。而中國的移動支付技術、信息通信技術等也在幫助歐洲企業快速成長。”他説。

  粵港澳大灣區吸引着許多科技企業的目光,也成為外國人到中國發展的主要選擇之一。拉沃爾達認為,大灣區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方便包容的生活環境、強大的基礎科學實力讓外籍專家學者更加青睞這裏。

  “廣東是西語國家的專家在中國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在廣州實驗室、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等機構都有西中研協的會員。他們很喜歡這裏的環境,也看重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機遇。”拉沃爾達説。

  成立於2016年的西中研協目前已經發展了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蘇州、香港等地的近百位會員。去年,拉沃爾達成為協會的會長,他期待能促進中國和西語國家的學術交流、信息共享,也希望協會能成為在華西語國家專家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平台。

  中國便利的交通網絡讓跨區域旅行不再困難,拉沃爾達也很享受繼續在“小城市”南通生活。“這裏沒有大城市的擁擠,生活、出行都很便利,非常安全。”拉沃爾達説,“我希望能在南通大學繼續取得學術上的進步,也期待在中國生活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