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下田”激起千畝“活水”
“這一年多來,村裏發生了很大變化,駐村幹部做了很多好事實事。”説到村裏的變化,75歲老人何金石讚不絕口。何金石家住韶關南雄水口鎮下湖村。這裏是省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户19户65人,由韶關市委政法委、韶關市國資委共同幫扶。
如今,在扶貧駐村幹部的推動下,下湖村翻修的公路通車了,有效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途經下湖村的1.3公里河堤得到修建,以往一到汛期就澇的現象不復存在;修葺一新的紅磚房,村居環境變得越來越舒適宜人,引進的小龍蝦產業蓬勃發展。當下,該村成了扶貧脱貧的樣板。
村民從懷疑到主動拆房讓路
仲夏,驕陽似火,記者走在南雄市通往下湖村的必經之路上,能夠明顯看到道路拓寬的痕跡。“不要小看了這條3.4公里長的村道,過去它只有3.5米寬,卻是附近多個村出入的交通要道,逢節必堵;以前大貨車進不來,村民種的稻米、柑橘等只能比別人的更便宜求別人運出去。”韶關市委政法委宣傳和輿情科科長劉曉民告訴記者,他去年5月接棒任下湖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抓道路建設。
劉曉民積極與南雄市委分管扶貧工作的領導以及南雄市財政局、農業局等部門溝通爭取資金。村道旁邊有數十户民宅,道路要拓寬,原來的房屋就得拆了往後退。劉曉民晚上帶着村幹部,沿着村道一户户走訪,一家家做工作。有村民回憶:“劉書記剛來我們村召集大家開會時,提出的那些工作計劃在我們看來根本就不可能,覺得他在吹牛。他跟我們‘打包票’,説如果幹得不好可以去隔壁村就是他老家罵他,來了很短時間他就把每家每户的情況都摸清了,也是苦口婆心的,被他的決心打動了。”
如今,這條3.4公里長的道路擴建成了全新5.5米寬的水泥路面,加上1米的路基,兩邊同步種上樟樹,雙車道的嶄新面貌讓人讚不絕口。
下湖村的另一大民生難題是河道治理,該村地勢低平,汛期河道兩旁的農田經常被淹。扶貧工作隊將這一問題列入村裏的整改清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572萬元,於去年10月中旬動工修築河堤和建橋,去年底這個“老大難”問題得以根本解決。
掀起小龍蝦產業“風暴”
劉曉民經過詳細的調研,發現下湖村養殖小龍蝦條件得天獨厚。此前,在南雄其他鎮村已經有相當規模的小龍蝦產業基地,要把專業養殖的大企業引進來,村裏得有資本。為了加快土地流轉,駐村幹部、村幹部走村入户,跟村民講收益,談發展,還組織村民到其他鎮村的小龍蝦基地參觀,面對面、心貼心解決大家的顧慮。
“以前村民把田租給人家耕種,每畝地每年150元,現在流轉給村裏‘租金+分紅’600元/年,一算大家都懂了。”村支書何靈説,村裏用了2個月流轉出400畝土地。
小龍蝦養殖企業看到了下湖發展的決心,看點踩點,化驗水質,下重本跟下湖村合同一簽就是20年,投入了600多萬元發展“稻蝦共作”基地。一場小龍蝦“風暴”正式席捲下湖村。400畝稻蝦共作基地利用現有的稻田資源發展水產養殖業做到穩糧增收、一水兩用,計劃打造集小龍蝦養殖、銷售、深加工以及綠色生態有機稻種植、大米深加工的農業區,實現畝產糧食600斤,畝均增收5000元的目標。當前,下湖村所有貧困户都加入到稻蝦種養的隊伍中。
此外,該村今年還發展了臍橙種植,入股了光伏項目和陽光玫瑰葡萄產業園等,將大大促進貧困户增收,並壯大村集體收入。通過集中發展上述產業,將為村裏帶來近百萬元的收益,為村集體增收16萬元。
貧困户黃得鳳欣喜地跟記者算了一筆賬:她將3畝田流轉了給基地,每年有1800元的收入;夫婦倆在基地務工,每人每天有100元的收入;自家還可以種些水稻花生等作物,自給自足。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如今,下湖村沿路房舍全部按新農村建設標準翻新。此前,該村藉助全韶關市統一行動之契機,將全村的破舊泥磚房全部清除,拆出了美麗環境,拆出了發展空間。“不過,這些較為完好的泥磚房我們還是保留下來,以後可以作為鄉村遊的一個項目,讓大家感受感受農村原來的樣子。”劉曉民站在村裏一排連片的泥磚房前,向記者介紹村裏計劃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構想。
目前,該村稻蝦共養基地種植的中稻已長到人的小腿肚一般高了,預計將在9月進行收割,田間水坑裏小蝦苗正在靜靜成長,等待下一波的大量繁殖。劉曉民説,今年會把攔河壩和田間的兩條觀光棧道建起來,再開闢一個塘供釣蝦、釣魚娛樂,河道里再放些小木船,加上田那邊成片的紅砂嶺景觀,還可以鼓勵有條件的村民發展農家樂,這樣遊客來了有個適合全家老少玩上一天的休閒之所,帶動農旅結合,領略農耕文化。
“村委的警務室已經建好了,接下來要着重打造‘平安村居’,朝着‘民主法制示範村’的方向努力。”劉曉民表示,現在下湖村民有獲得感,就會更支持黨的工作,如果能形成下湖特色的村規民約,鄰里和睦,村民參與共同治理,就能把各種鄰里糾紛都在基層解決,增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攻堅亮點
下湖村堅持走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先行先試推動“三變改革”,採用“企業+村集體+農户(貧困户)”發展模式,讓農户(貧困户)土地流轉有租金(每畝400元租金)、就地務工有薪金、入股分紅有股金(每畝200元土地分紅),並帶動8名有勞動力貧困户就業,幫助實現高質量穩定脱貧。
成績單
●2019年下湖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貧困户可支配收入超14250元,按照國家有收入來源、有住房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義務教育保障、有飲用水、有電用等“八有一超”政策規定,下湖村所有貧困户已全部提前達到脱貧出列標準。
●下湖村一般貧困户家庭年收入構成(以何未國4口之家為例):計劃生育節育獎、地理補貼等約2200元;3口人務工年收入約62800元;種植水稻5畝收入約5600元;分紅8134.24元;慰問4000元。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0683.56元。
●2020年5月下湖共計收了8萬斤成品蝦,達到產值160萬元,企業以“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僱傭+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保障農户收益,截至目前平均每户收入可達8421元,貧困户每月增收701元。
南方日報記者 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