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灣區東山棚户區一期(青山公園南)項目外景。(靳婧 攝)
烏達區永昌佳苑社區黨羣服務中心。(靳婧 攝)
海南區安康小區健身廣場。(張靖爽 攝)
海區温馨小區居民劉存厚與老伴在家中伺弄花草。(張靖爽 攝)
海勃灣區東山棚户區一期(統建樓安置區)項目正在粉刷外牆。(張靖爽 攝)
海區海馨小區居民肖挺喜幫老伴打下手準備午飯。(靳婧 攝)
海南區幸福小區內車輛停放整齊。(張靖爽 攝)
海勃灣區海馨社區居民活動室。(張靖爽 攝)
烏達區永昌佳苑小區內綠樹成蔭。(靳婧 攝)
烏達區愛民佳苑小廣場一角。(靳婧 攝)
烏達區錦湖小區、新達C區等棚改項目連成片。(靳婧 攝)
從棚户到樓房,昔日的棚户區舊貌換新顏,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一張張笑顏難掩幸福,盛世搬遷的民生畫卷在烏海大地徐徐鋪開。
在温馨家園,一棟棟高層住宅樓交相輝映。小區裏,平整的路面、漂亮的綠化帶、舒適乾淨的休閒坐椅、現代化的健身器材等錯落有致,宛若一個生態公園,羣眾樂在其中。劉存厚和老伴2009年搬進了新居。走進他家,80平方米的兩室兩廳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各種綠植將房間裝點得格外好看。劉存厚説:“新房子條件非常好。以前在平房的時候要架火,現在搬到樓房裏,取暖、水、電用起來都特別方便。小區的物業服務也可以,綠化也做得好,我們都非常知足。”
今年74歲的肖挺喜家住海馨家園,他告訴記者,年輕的時候,家裏住的都是土房子,“一間屋子半間炕,三代人擠一間房”是當時的真實寫照,而且冬冷夏熱,蚊蟲、老鼠也都無法避免,一間房一住就是好幾十年。如今,趕上了棚户區改造項目,他的老房子拆遷搬進新房。肖挺喜感慨地説:“都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讓我們住上了這麼好的房子。樓房乾淨,小區裏面的環境也好,舒適寬敞,我們打心眼兒裏感到高興,感謝黨、感謝政府。”
棚户區改造的最根本目的是不斷改善羣眾生活條件,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城市到鄉村,從礦區到農區,我市全力保障羣眾“住得上、住得好”,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力爭讓每一名市民都實現“安居夢”。日前,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截至5月28日,全市4390套棚改開工任務已完成開工1802套,開工率41.0%。此外,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市累計發放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462户、32.64萬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市將不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從細處抓起,從細微幹起,從細節做起,用小實事累積成大民生,努力為羣眾創造幸福生活。
(張靖爽 李奕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