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玉嬌
當李子柒用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美好時,一位6歲女孩周昭妍,也在海外視頻平台上爆火,熱度甚至超過了李子柒。
周昭妍是誰?有什麼厲害之處?
她來自南京,小小年紀便精通貝斯、架子鼓、鍵盤等多種樂器,自從爸爸在網上為她開了一個賬號,把平時演奏歌曲的視頻發上去,總點擊已經超過了3000萬,比早年的李子柒還火,引得國外多個音樂大咖關注。
嫺熟專業的演奏,充滿童真的天籟聲音,彷彿自帶魔力,穿透人心。
光是一支單曲《Fly to the moon》,點擊率就達到了500萬。
翻唱美國搖滾《加州旅館》,她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承包了所有角色:主唱、和聲、貝斯、吉他、沙球、架子鼓,每個環節都做得爐火純青。
演奏厲害也就算了,她還像個小老師一般,一本正經地教大家樂器基本功。撥絃手速之快,讓網友無比震驚。
更令人驚訝的是,周昭妍還展示了「一心二用」的特異功能:一邊看動畫片、一邊練習吉他,沒有絲毫影響。
被她征服的網友們,爭先恐後地吹起了各式「彩虹屁」。
「請收下我的膝蓋!」
「她的所有視頻,我都要吹爆!」
「我聽不懂歌詞,但她的聲音觸動了我的心窩」
海外媒體評價周昭妍時説:「在這個每天都有壞消息的年代,這個6歲孩子偷走了我的心。」
一些知名音樂人組起「網絡樂隊」為她伴奏。
「你只管優秀,世界給你伴奏。」
很多人驚呼周昭妍是神童,天賦異稟,她到底來自什麼樣的神仙家庭呀?
但如果你瞭解她的故事,就會知道:每一位脱穎而出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周昭妍的父母都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每天耳濡目染,她從小就表現出了音樂方面的興趣和天分。
有一回,父母帶着2歲半的女兒出去玩,車裏放着梁靜茹的《崇拜》,她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就很自然地跟着哼唱起來,歌詞和旋律都八九不離十。
這可不得了!
要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大部分説話還不利索,能聽一遍歌曲就跟唱,簡直是奇蹟。
周昭妍的父母大喜過望,女兒有這樣的天賦,怎麼能不好好培養呢?
於是,在周昭妍三歲那年,爸爸開始指導她學習樂器。
3歲,雖然並不是專家推薦的學習樂器最佳年齡,但有着極大音樂興趣的周昭妍,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開始她的音樂之旅了。
從小古典吉他開始,到尤克里裏、鋼琴、貝斯、架子鼓,在父母的指導和陪伴下,她用自己小小的雙手,征服了一把又一把的樂器。
從3歲到6歲,三年時光,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積累,化作了一支支美妙的彈唱,以及一摞考級證書和獲獎證書。
現在的周昭妍,已經考過了民謠吉他十級證書,正在備考古典吉他十級。
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成績,和天賦興趣固然分不開,但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周昭妍的父母説:「如果沒有興趣作為支撐,只靠家長的逼迫,是根本沒有辦法學好的。孩子的世界其實不存在厭倦和放棄,她們只對自己喜歡的東⻄執着。」
每個孩子都有這方面或那方面的天賦,但天賦如同自然花木,需要灌溉與修剪。
有心的家長,從不忽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會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發現孩子的天賦,尊重孩子的興趣,引導他們自由生長,終有一天會燦爛綻放。
隨着周昭妍的走紅,有人提出了質疑:
「孩子太可憐了,她才6歲,就被逼着受罪。不信你看那些視頻,她明明滿臉都寫着不開心!」
滿臉寫着不開心?
我們看到的,分明是一種沉浸在音樂世界裏的專注啊!
專注的孩子,簡直太有魅力了!
四五歲的年紀,別人還在玩泥巴,她卻日復一日地重複着枯燥的樂器訓練。
畢竟是孩子,總會有想偷懶的時候,遇到瓶頸期無法突破時,也會迷茫。
這些時候,父母除了給予鼓勵和陪伴,還會想出各種辦法,讓周昭妍學會堅持。
最初,擔心周昭妍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爸爸就把內容少量多次分開教,上幼兒園之前先練習一會兒,晚上回家再練習一會兒,週末的時候中午再加一次。
知道孩子愛看動畫片、喜歡玩具,父母就因勢利導,和周昭妍約定,達到了某個練琴的小目標,就實現她的一個小願望。
媽媽甚至允許周昭妍,做基礎練習的時候,只要不影響練習效果,就可以邊看動畫片邊練琴,周昭妍「一心二用」的特殊技能,就是這麼練出來的。
漸漸地,被動練習變成了周昭妍的主動學習,每天的練習量保持在2個小時左右,從不間斷,甚至變成了像每天吃飯、睡覺一樣不可動搖的習慣。
疫情期間,每天的練習更是延長到了6-8個小時。
爸爸曾對記者説,這個練習量,已經超過了很多愛好者終身的學習量。
看看周昭妍的小手,莫名地一陣心疼。
因為每天撥絃,手指尖總是破皮,從來沒長出好的皮。
手上也是佈滿老繭,和稚嫩的臉龐形成了鮮明對比。
苦是真苦,疼也是真疼,可是在音樂的世界裏徜徉,享受美妙的音符從指尖跳動出來,開心又自豪,覺得練琴實在是太好了。
這,就是堅持帶給孩子的快樂!
比起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輕鬆快感,這種經歷了艱苦打磨後取得驕人成績的快樂,才是深層次的精神嘉獎。
很多人心疼孩子學本領苦,當孩子哭着鬧着時,就任由孩子放棄了。
可是,學習本身就是辛苦的。
如果孩子對快樂的定義就是輕鬆、好玩,那這種快樂的內涵是單一的。
可是,當他經過努力學習、刻意練習,感受到更深層次的快樂之後,就會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
周昭妍的故事,最打動我的,還是這麼一個細節:走紅以後,很多商家找上門來,表示想要包裝周昭妍,讓她走網紅的路子。
父母當即拒絕了,他們表示,在網上發視頻只是為了分享女兒的日常生活,並不是為了出名,並希望大家多關注孩子的作品,而不是孩子本人。
最讓人佩服的是,周昭妍雖然只有6歲,卻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音樂只是她的愛好,她説,「我最好的夢想還是當醫生。」
媽媽説,孩子的未來父母是沒辦法做決定的,他們只是引導者而不是決策者。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孩子。
12年前,同樣是一位靈氣逼人的女孩,因為一次驚豔的亮相一舉成名,卻走上了一條讓人遺憾的成長之路。
在母親的安排下,她開始頻頻出現在各類商業活動、綜藝節目,不滿13歲,卻為不孕不育醫院站台……
很難想象,這樣過早暴露在鎂光燈下的生活,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怎樣的傷害?
當「商業價值」被壓榨得所剩無幾,這個女孩的演技、歌唱能力卻少有長進,就連説話的樣子,都沒有成熟起來。
相比之下,周昭妍真的很幸運,遇到了能夠發現和引導她天賦,卻不安排她人生的父母。
當展現出天賦,父母引導她綻放;
當想要放棄時,父母幫助她堅持;
當一夜成名,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
人們常説,現在的孩子需要「拼爹拼媽」,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但所謂的起跑線,不見得就是萬貫家財、錦衣玉食,真正的「拼爹媽」,和金錢沒有必然關係,拼的是父母的觀念、格局和視野。
一雙能夠發現孩子亮點的慧眼,一顆陪着孩子堅持到底的恆心,一雙既能指引也懂放開的手,也許就能成就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
作者:黃玉嬌,專注婚姻、育兒類文章,用走心原創作品,讓您在婚姻、育兒路上少走彎路。部門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