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女兒放學,跟一位媽媽聊天時,這位媽媽傾訴了孩子最近讓她煩心的事,孩子犯了錯誤後,偏偏不像父母想象的,乖乖認錯道歉,反而喜歡頂嘴了,張口就是:
為什麼我必須聽你的?
你不讓看電視,自己怎麼看手機呢?
你怎麼知道是我乾的?
……
孩子犯錯,你被起得暴跳如雷,孩子頂嘴,你恨不得能將其撕碎,孩子的人來瘋,更是讓你如臨大敵......
為什麼,做父母的你,面對孩子是如此疲憊?這一切,只是因為你不明白:是孩子就會出現過失,就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小毛病,想做好一個父母,寬容才是硬道理,讓孩子擁有自由的空間,這時你會發現:其實孩子沒那麼可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給犯錯的孩子一個寬容的擁抱
是個人就會犯錯,這一點不僅是孩子,就是大人也不例外,然而,在面對犯錯的孩子時,父母卻從內沒有想過這個真理,於是乎,大聲的責備,無情的打罵,劈頭蓋臉地向孩子襲來......
但是,當你發泄完內心的憤怒後,孩子真的會走上你正軌嗎?恰恰相反!冷冰冰的責罵,只會使孩子更害怕、更恐懼而已,更糟糕的是,你的憤怒,造就的可能是一個膽小狹隘的孩子!
所以在生活中,倘若看到孩子犯了錯,那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寬容,只有寬容,才會教會孩子勇敢面對、勇於承擔、積極改正的本領,給孩子一個寬容的懷抱,就是給孩子一片翱翔的天空,哪怕只是一個眼神,有時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記得我小時候一犯錯,爸媽都會心平氣和地跟我溝通,糾正我的錯誤,並沒有對我有打罵的行為,相反如果我糾正了錯誤,會給我相應的獎勵。所以在我父母教育下,我的錯誤一般都不會犯第二次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去引導,去糾正、去教育。
然而,更多的父母認為,只有嚴厲的管束與懲罰,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可能,孩子因為懼怕父母的權威會暫時停止錯誤行為,但是長期下去,就會妨礙孩子的成長,逼得他們反抗或者消極的牴觸,父母的教育效果就會大大折扣。
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説,父母需要正確對待孩子犯錯的行為,假如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該犯的錯誤沒有機會犯,到了不該犯錯的時候,卻用幼稚的行為去“補課”,那真的得不償失了。
所以,父母在應對孩子犯錯有一個基本原則:
2歲前,父母不能責罰孩子;
2~5歲,父母對犯錯的教育要順其自然,多鼓勵和肯定;
5~12歲,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學習社會規則和承擔成長的責任;
12~16歲,如果孩子外向,心理承受力強一些,對錯誤的批評可以引入是非觀念,對內向的孩子還要多注意。對道德、良知的培養,父母不要心急,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會變得善良與懂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何況是正在成長的孩子,寬容孩子的過錯,其實就是對孩子的信任和理解,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使孩子去反省自己,並感激父母的寬容,“吃一塹長一智”,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錯了再試的的過程,失敗的經驗和成功的經驗一樣可貴,切莫因為打罵,讓孩子丟了收穫經驗的機會。
孩子頂嘴,沒有想象的那麼“恐怖”
所有的父母,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一類孩子,頂嘴。的確孩子頂嘴是讓人傷腦筋的事,很多父母深有感觸的説:“兒大不由娘,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現在居然頂起嘴來了,你説一句,她有十句等着。”
孩子愛頂嘴,都被父母看作是不聽話的表現。其實,有時候頂嘴正是孩子獨立思想和特別個性的表達。
弗吉尼亞大學研究發現:
那些在家跟爸媽經常爭論的小孩,更能夠輕鬆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研究讓150個13歲的孩子描述他們和爸媽之間的一場矛盾。兩年之後對比了他們與爸媽的爭吵方式和與同事的相處方式,那些跟爸媽有矛盾,但能保持冷靜的孩子更能承受來自同事的壓力。
記得有一次我指責女兒拿筷子的手勢不對,女兒不以為然地説:「夾到菜就好,幹嘛在意形式,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爸爸説女兒頂嘴了,可細思女兒的話,還挺有道理的。後來,我和孩子爸爸溝通一下,允許女兒「頂嘴」,因為她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面對頂嘴的孩子,父母要慎重對待,對於真的頂嘴要合理應對,對於個性表達的“頂嘴”卻要適當鼓勵。但是頂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一旦習慣成自然,也不利於他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長大成人後的人際關係的和睦。
所以作為父母要這3個方面進行引導:
1、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頂嘴多半是由於他們還沒學會恰當地表達,父母沒必要因此發火,更不能借題發揮,甚至因為自己遇到不痛快的事而遷怒於孩子。沒法讓孩子有效地停止頂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在教育孩子時不免粗暴急躁,而這種不當的處理方法往往很容易傷害孩子的心靈。
2,合理表達,認真傾聽
孩子頂嘴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只不過方式過於強硬,或者是不夠禮貌和尊重。
我們除了要讓他們知道不能“亂髮脾氣”、“説髒話”、“大聲喊叫”,還要告訴他們可以做什麼,怎麼表達是恰當的,怎麼溝通才是有效的。
當孩子不願意上牀睡覺,生氣地朝你吼叫“不要你管”的時候,我們可以平靜地告訴他,“等你能平靜下來好好跟媽媽説話,我很願意和你討論睡覺時間的問題。”
因此,要想讓孩子尊重我們,首先父母要能夠尊重孩子、傾聽孩子,讓孩子有合理表達的渠道。
3,注重言傳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父母自己都時常跟愛人頂嘴,跟老人發生衝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則,平日處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長輩時言行尊重,孩子自然會聽從教導,而不再頂嘴的。
對於孩子的頂嘴現象,我們不可一味地埋怨孩子,以自己的父母權威壓制孩子,要了解孩子頂嘴背後的原因,積極引導孩子,並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
源於網絡圖
讓孩子自由的“人來瘋”
有人説,孩子天生就是好動的,的確如此,無論是兩三歲的幼兒還是七八歲的小學生,他們都是那麼充滿活力,彷彿有用不完的勁兒,有時不免有些人來瘋。
週末,帶女兒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三歲的小男孩非常興奮,纏着我鬧,讓我陪他玩,拽着我不放開,根本沒法和朋友好好説話。
孩子一會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張牙舞爪,一會又搬出自己所有的玩具在地上排開展示,一會又要爸爸去給他買西瓜,非要吃西瓜……
朋友老公被纏的有點不耐煩,輕輕地在孩子屁股上打了一下,沒想到這下可捅了馬蜂窩,這孩子竟然趴在沙發上開始嚎啕大哭,乾嚎沒有眼淚的那種,怎麼哄都哄不住……
當家裏來了客人,孩子總是喜好表現自己,引起客人的注意。無論父母認為小孩的行為得不得體,作為孩子來講,他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意識。當父母在與客人交談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冷落,有意識的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實質上可能是在提醒父母或客人:別把我忘記。
當客人離開後,無論父母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其教育,其實都是效果甚微的。因為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最多隻是知道,客人來,父母説什麼我必須照做,否則就會捱揍。若是孩子有這樣的想法,真的好嗎?
如果孩子是人來瘋的話,我們可以這樣處理:
1,告訴孩子什麼是文明待客
有時候孩子喜歡“人來瘋”是因為不懂得待人接物的禮儀規範。所以,父母平時可以對其進行禮儀規範的培養和教育。比如:客人進門之後,要讓孩子先跟客人打招呼,給客人端茶倒水然後,讓孩子回自己的房間去玩,父母和客人交談。當客人走時,帶孩子一起送走客人,並讓孩子與客人道別。
每次客人走後,對孩子的表現要給予反饋。孩子表現好,要及時地表揚和鼓勵。孩子表現的不好,則給予批評,並再次強調正確的行為方式。
2,給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
寬容不等於縱容,不要把二者弄混淆
寬容是我們提倡的教育方式,它比管制更有效,但是,在寬容的同時,我們也別忘了那份責任心,把寬容演變成了縱容。
如今,有很多的父母的教育容易走極端,不是嚴加管教,就是一味縱容,所以,在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時,我們必須保持寬容中不遷就,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想要給予孩子寬容而不是縱容,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嚴寬相濟、鬆緊有度:
1,寬容孩子的無知
孩子年齡小有些問題不可能完全理解,因此,父母應該教給孩子有用的知識,對於他存在的不良行為,我們有必要進行約束和教導;另一方面,孩子有被接納的意願,對於他的一些需求我們一定要予以尊重和考慮。
對於原則性問題,我們必須嚴格對待。當孩子有錯誤的觀念或不良的行為,我們可以耐心向他闡釋,讓他對自己不好的方面有正確的認知。
2,不遷就孩子的錯誤
父母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犯錯,以理解的心態去溝通,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引導孩子去改正錯誤。
記得我女兒兩歲半左右的時候,有一天帶着她去公園,在草坪上,她發現了一個小黑點在爬,就用手去捉,原來是一隻螞蟻,女兒非常好奇,抬起腳來就要去踩,我看到後,趕緊制止了,對女兒説:“你看這是螞蟻寶寶,要是螞蟻媽媽沒有等到螞蟻寶寶回家該多傷心啊。”女兒聽了,好奇的在一邊看着螞蟻爬來爬去的,看到螞蟻遇到障礙,就用一根小草搭了個小橋讓它爬過去了,看到螞蟻爬回洞裏後,女兒高興得拍起了手。
踩死螞蟻,這本身不是正確的行為,我們不縱容孩子的錯誤,而是要告訴孩子正確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對待孩子的過錯,但是,過度的寬容就是縱容了,所以凡事有個度,別把寬容當縱容,這是每一個父母都應該注意的教育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