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育兵
近日,“男子在動車上請人為孕婦讓座”一事引發熱議。視頻顯示,動車上,一男子看到一位沒有座位的孕婦反覆蹲下、站起似乎很痛苦的樣子後,便讓一個有座位的年輕小夥子給孕婦讓座,且全程用手機錄像。
視頻截圖
此事曝光後,引來不少質疑,有網友認為該男子是“慷他人之慨”,進行道德綁架。但也有網友表示,該男子原本就已讓座給他人,再次幫助孕婦表明其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何謂“讓”?通常來説,是把自己的方便或好處給別人。比如“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體現的是一種自我犧牲精神。男子請人為孕婦讓座引發爭議的原因,就在於他犧牲的不是自己的方便或好處,而是他人的方便或好處,也就是網友所説的“慷他人之慨”,這是不當的根源。
當然,這也並不是説,男子就不可以這樣提倡,“給孕婦讓座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公序良俗,體現的是社會良好的風尚,以及對孕婦的關愛。”但這種提倡,應該是面向全體,而不是指向某一個具體的人。許多公交司機,就都是這樣做的:“哪位乘客,給這位孕婦讓個座?”一旦把讓座的對象指向具體的人,會讓他人處於尷尬之境。
“讓”應是一種提倡和自我選擇,而不是強迫。不能忽視的,還有環境——動車不同於公交車,有座票和無座票購票成本是不一樣的。孕婦購買了無座票,從一定程度上表明她認為自己是可以承受站立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沒有經濟條件購買有座票。如果人人都這樣要求他人這樣座,那就無須區分商務座、一等座和二等座了,老人和孕婦理應都坐商務座、一等座,其他人都應坐二等座或者是無座票了。這樣的後果,顯然並不妥當。
尤為欠妥的是,男子在要求他人讓座時持手機錄像,這就很有一些威脅和綁架的意思。如果他人不想讓座,考慮的是被拍攝下來公開後影響自己的社會評價。一旦把讓座的主動性變成威脅性,不僅失去了道德的引導作用,也會給他人造成一定的傷害。雖然男子否認“如果男士不讓座就會發布在網上網暴他人”,但給人的感覺已經客觀存在。
男子關愛孕婦,這樣的出發點並沒有錯,希望有人給孕婦讓座,這樣的願望也是好的。但是,好因所結出來的,並不一定就是好果。行為的方式包括環境的特點,都需要考慮,而忽略了這些,要想不遭質疑,是很困難的。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