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場合必須説普通話,並不妨礙用“川普”擺龍門陣

9月12日至18日是第24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9月13日,四川省發佈通知,明確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人員在公務場合,必須使用普通話。通知還提出,要把普通話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培訓的重要內容,安排專項經費對公務人員普通話應用能力進行提升培訓和合格測試,對未達到普通話等級要求的人員,要加強督促。

公務場合必須説普通話,並不妨礙用“川普”擺龍門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機關事業單位公務人員在公務場合使用普通話,不僅是職業規範,也是法律要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説普通話的能力。”法律明確了機關事業單位公務人員使用普通話的責任與義務,還要求他們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準。

公務人員説普通話,不僅是為了展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推廣使用普通話的形象,也是為了滿足服務羣眾的實際需要。隨着人們跨地域流動日趨頻繁,公務人員與外地辦事人員打交道,若不説普通話很容易給對方帶來困惑;而且,在普通話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即便是本地人,也未必能用方言熟練溝通。只有使用普通話,才能在公務活動中確保溝通的順暢,更好地服務廣大羣眾。

不過,隨着普通話的大面積推廣使用,也有人擔心“方言流逝”。方言是地域語言文化的產物,是鮮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地方的方言不僅發音與普通話不同,在表意方面也獨具特色。有些方言的用語表述,甚至很難用普通話直接“翻譯”。保留多樣的方言文化,讓方言在使用中得到傳承,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忽視的方面。

其實,推廣普通話與傳承方言文化並不必然構成矛盾。在學校、公務活動等正式場合,説普通話是法律義務和社交溝通原則,而在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中,是否説方言取決於溝通者的自主選擇。同時,在一些公共服務中保留方言的選項,比如部分城市在公交車、地鐵報站時提供方言語音服務,也是考慮到了羣眾的實際需求。從世界範圍看,官方通用語和方言長期並存的現象並不少見,普通話與方言也不是非此即彼、“誰消滅誰”的關係。

四川方言也有特殊的腔調和發音,在輿論場上,“川普”(網友對四川普通話的簡稱)也因其獨特的趣味性而受到關注。一些影視劇作品中適當使用四川方言,起到了讓人會心一笑的傳播效果。事實上,感受方言趣味的不僅是方言使用地方的人,還有很多不會説方言的外地人。由此可見,在語言溝通領域,統一規範是必要,而多樣紛呈的方言,未嘗不是一種美的點綴。

公務場合必須説普通話,並不妨礙用“川普”擺龍門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實,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的要求,也從來沒有在限制方言使用上 “一刀切”。例如,上面提到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還規定:“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時確需使用的”,可以使用方言。此次四川發佈的通知,也提到執行公務時“特殊情況除外”。四川省內還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偏遠山區,公務人員與不會説普通話的羣眾打交道時,適當亮出一句“家鄉話”,顯然更容易與“老鄉”打成一片。

與部分公共部門打交道時,聽不懂、不會説當地方言,已經成了從小學説普通話的年輕人的“痛點”。政府部門重申機關事業單位公務人員説普通話的要求,是對羣眾理念、服務意識的進一步貫徹。當然,溝通的“痛點”可能是相互的,有人不掌握方言,也有人聽不懂普通話,公務人員在履職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總之,明確普通話的“默認項”地位,雖是公共溝通的必然要求,卻不妨礙方言文化的傳承。

撰文/王鐘的

編輯/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6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務場合必須説普通話,並不妨礙用“川普”擺龍門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