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本是個島國,對外交往相對封閉,而現代流行文化又非常發達,所以日本的一些文化符號有了些神秘感:比如神社,忍者之類的,這對於日本當然是好事,這樣自己的流行文化才有吸引力嘛,才能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
但是,也不是説日本所有的特殊風俗都是誇張的,有些地方所表現出的確實是古代一些特殊的習俗,比如日本著名小説家松本清張的《砂之器》就提到了一種古代日本的恐怖習俗:村八分!
“村八分”是什麼呢?這是古代日本村莊中的一種私刑,村八分(日語:むらはちぶ)是日本傳統中對於村落中破壞成規和秩序者進行消極制裁行為的俗稱,其實就是聯合排擠。古代日本人把集體生活中的大事分為十件:成人禮、結婚、生產、照顧病人、房屋改建、水災時的照顧、每年的祭拜法事、旅行、埋葬屍體和滅火。所謂“八分”的意思是:除了埋葬屍體和滅火兩件事外,其它八件事情,村人完全不給予幫助,不聞不問。
那為什麼有兩件事情例外呢?這是因為這些事情事關切身利益,屍體放着不管,腐敗了會引起瘟疫;而火災放着不管會殃及池魚…
而除此之外,其它事情一律給予聯合排擠,這種行為廣泛存在日本江户時代(17-20世紀中期)的一切村莊之中。
有人説,哦,這是類似校園霸凌一樣的事情啊。不,“村八分”要可怕的多!別忘了,“村八分”是在古代,古代可沒啥便利店,不是商品社會,也不存在大規模工業生產,在古代那個環境中,被村裏人這麼排擠,意味着生產生活所需要的肥料,煤炭,水源等完全無法取得。
什麼意思?我説直白了吧:根本無法正常生存!
所以這種懲罰看似不怎麼血腥暴力,其實是非常恐怖的。相當於宣告一個人“社會性死亡”,古代條件有限,人口流動性很小,對於大部分人來説村莊就是全部的“社會”,不被這個社會接納,那是非常恐怖的,只能過野人生活。
“村八分”真正的目的就在於此,把人趕走,這種懲罰一般是村民用於聯合對付“不守規矩”的人的。
為什麼日本古代會衍生出這麼一種奇特的刑罰呢?這還要從古代日本的特性説起,日本這個國家啊,山地眾多,適合農業生產的一些小的平原分佈的零零散散,所以基本一個小的居民點(一個村莊,或者一個小集鎮)就是一個封閉的社會了,和外界交往很困難。
而同時,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無論是應對自然災害還是組織農業生產,都需要團結協作,比如中國修都江堰,修大運河都是大工程,都需要羣策羣力;而對於古代日本這些零零碎碎地居民點呢?他們當然沒有這個能力進行超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因為人口是有限的,同樣是因為人口有限,環境封閉,所以內部團結就尤為重要,“團體和諧”成了重中之重,對於嚴重破壞羣體的人實施這種排擠制裁便形成了習俗。
順便説一下,不要以為村八分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其一,剛剛説了,日本地形很複雜,古代一户人家想遷徙到外地是非常麻煩的,你只能在這個村子待著;其二,在一個村莊惹了麻煩的外人,你覺得能有其它村莊收留他嗎?
現在知道“村八分”的恐怖了吧,在古代環境,這種排擠等於把人逼死,而且是慢慢逼死。
其實現代有些人抱怨日本社會較為壓抑,其實也和古代這種情況有關: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服從羣體,壓抑個性”的特性已經成了日本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了,現代日本社會有些習慣在中國人看來有些莫名其妙:比如女生一個人去拉麪店會被覺得很奇怪(有種被排斥在外的感覺)。中國人可沒這個習慣,一個人你只要沒有造成別人的困擾,你愛幹嘛幹嘛沒人管你。
古代中國有沒有這種情況?古代中國嚴重得多,無數的什麼族規,宗法,教規等那就直接使用暴力手段了,我隨便説一個吧:浸豬籠。不搞什麼冷制裁了,直接用私刑。中國經過大規模思想解放、暴力革命以及工業化建設,才把這些封建殘留掃盡了垃圾堆。而日本不同,一直到現在,類似“村八分”的行為在一些邊遠地帶還有少數殘留,而日本校園,職場中的一些“冷排擠”,其實也是這種習俗在現代社會中的體現。
2004年,日本新潟縣的一個村莊要辦盂蘭盆節大會,一些村民認為善後工作麻煩便拒絕參加,結果就遭遇了村裏當權者的“聯合排擠”,他們不被允許使用村裏的公共設施,結果受不了的被排擠者把這件事情告到了法院,法院判處村裏人立刻停止侵權,並罰款220萬日元。
事情解決了嗎?從行政層面看,是解決了,但是你真的認為這些被排擠者還可能繼續在村莊裏繼續生活下去嗎?